对于“世界工厂”这个称谓,很多中国人读起来多少有些五味杂陈,其中有过去三十年的辉煌和成就,也有当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焦虑与危机。 因为长期处于国际分工链的末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的支撑下,国内很多从事制造的企业赚的盆满钵满。可自2014年以来,随着市场红利的逐渐消失,不少制造业企业关门倒闭,不乏往日巨头,似乎要引发实体行业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 转型图存,成为这个巨变的时代中不变的主旋律,走在浪尖的互联网行业是如此,制造业亦是如此。把脉中国制造业,国家开出了“中国智造”的药方。可如何从“制造”升级到“智造”,是每个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难题,也是贺东东这位制造业老兵试图给出的答案。 少壮派贺东东的工业互联网理想 “工业很重,它是物理的东西,是铁疙瘩。可一旦物理的物体变成一个数字化的镜像以后,虚拟化以后,就可以广泛采用ICT技术跟互联网对接起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就可以反向作用于工业,为整个制造业带来快速的发展。”从三一重工到树根互联,贺东东继续着他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而树根互联就是他为中国重工业走向智能制造拿出的解决之道。 除了树根互联CEO的身份,贺东东还是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流程信息官,三一集团获首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其中离不开贺东东的功劳。作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少壮派,贺东东有着很好“嗅觉”,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互联网的专利,在物联网甚至在国民经济中都将扮演重要的作用。如今,树根互联作为面向工业的行业云,不难看出贺东东改变行业现状的理想。 在国外,工业云正迅速成为新的契机,尤其是在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工业化革命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从2014年“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出现,在国内实行制造业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而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 但现实和未来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距离。中国在核心技术层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企业屈指可数,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产品,仍是中国制造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在售价1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拿35美分的加工费,一部售价为600多美元的iPhone,富士康也仅有4美元利润。 为此,贺东东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工业2.0或者3.0的时代,要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在全球化格局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地位,应该将时下流行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和制造业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帮助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快速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这也是贺东东创办树根互联的初衷。 树根互联选择借云计算突围 “现在制造业企业的困难在于,它要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基础门槛太高了,需要非常多的钱,需要一支很强的IT团队,还得掌握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比如AI、云计算等等。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云计算把门槛消除掉,把我们所有的know—how连在云上,直接可以进行使用,帮助更多的制造企业更早地享受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代理的便利和转型的能力。”贺东东如是说。而他眼中的know—how与三一重工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实践不无关系。 树根互联最早由三一重工物联网团队创业组建,早在2008年就打造了中国最早的工业物联网平台。目前树根互联已接入近30万台设备,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基于自主研发形成的大数据分析及预测模型、端到端全流程运营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大数据分析、预测、运营支持及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和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涉足云计算一样,树根互联可以看作是三一重工的对外技术开放,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云服务平台,这在美国、德国不乏类似的案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