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但有优越感的互联网人 有人说,反感亲戚的年轻人主要有以下特点: “老家在农村或者四五线小城市;一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或国外,接受过高等教育” 如果你去互联网公司进行一番深入体验,差不多就能精准地找到上述人群,这群“穷但有优越感”的互联网人。 穷是心态上的穷。他们贷款买房、一线城市打拼、蜗居在不足15平米的客厅隔间里,而老家亲戚们几乎随心所欲地经营着家族式的生意,享受着你打算在财务自由后实现的生活。 “优雅”是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优雅。他们了解所处阶层之外的生活方式,急不可耐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痛恨着一切的回头路,开奖,亲戚们又恰好行走在这条路上。 正是这样的双重心态,让矛盾自然而然的爆发:社交媒体圈的头部作者敏锐觉察到了这样的情绪,于是他们输出了这样的话题试图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春节收割一波流量。 而过年回到老家远离了主流话语圈的互联网人们,正需要某种仪式感强调自己与老家已经拉开的距离。于是这些掌握了主流话语权的人们,也提供的情绪传播的土壤。 当主流话语权开始向互联网倾斜时,这些年轻人的主要矛盾,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打扮成了社会的“主流矛盾”,于是更多的人不知不觉中被语境所裹挟,成为了新的情绪传播者。 过完这个大年后,我开始心疼起这些老家的亲戚来。这是一个被情绪湮没、被外界缺乏了解的群体,因为过多的标签,被重视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人否定了单纯为“人”的存在。 平心而论,刨除“血缘关系”这层纽带,这个群体对于互联网人来说是一群年龄还不够、学习能力较差、仍然在成长中的中年用户群。 (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们有纯天然的社区组织、他们存在被教育的消费时间的可能、他们有充足的消费资金) 所以他们不应该仅被当做话题消费,而是去解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向善创业。 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却是更值得去做的事,因为我们终将进入中老年,或许只能希望下一辈对我们嘴下留情一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共帐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