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轮宣传结束后,《失控》的销量虽然没有明显突增,大面积的媒体报道却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凯文·凯利的名字。而针对他的一场新的“商业运作”正在悄然酝酿。 那一年,互联网圈著名的“3Q”大战打响,腾讯与360的这场对抗中,受到了“垄断”的严肃指控。这一场公关大战让腾讯受伤,急需对外展示一个“开放者”的形象。 负责这件事情的腾云团队想找一位国外作家和马化腾做一场对话,聊一聊互联网公司的垄断和开放。赵嘉敏说,听到这个需求,他几乎想都没想就推荐了一个人——KK啊! 回溯凯文·凯利与中国互联网大佬的对话轨迹,2012年,他和马化腾的那一场对话是绝对的“巅峰之笔”。 合格嘉宾 赵嘉敏不止一次评价凯文·凯利是“很配合”的作者。 很多时候,主办方的话没说满,他却对提问者的用意心领神会:在与腾讯那场对话中,凯文·凯利不仅提出“垄断在互联网行业只是暂时现象”的看法,也适时地表达了对腾讯的肯定——“我觉得腾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马化腾在对话的最后问凯文·凯利:是否会考虑做投资? 凯文·凯利反问马化腾5年的规划之后,给出了“我会投资腾讯”的答案,并建议小公司应该“投奔”大平台做事。
马化腾(左)与凯文·凯利 但在与金山的傅盛对话时,他却又提出“应该从巨头不曾注意的边缘市场不断侵蚀,atv,最终颠覆巨头”的观点。 “哪一个主办方会不喜欢KK这样的嘉宾呢?”赵嘉敏说。 如今看来,那一场巅峰对话或可视为凯文·凯利在中国成名的转折点。继马化腾之后,李开复、王小川等相继邀请凯文·凯利参加活动,形式也包括与这位“科技预言家”对谈。 互联网圈里邀请凯文·凯利参加活动的主办方越来越多,活动也从观点交流变为商业站台。 围绕着凯文·凯利的一切渐渐“失控”。 2015年底,“罗辑思维”开始计划基于社群售卖图书。彼时,赵嘉敏刚刚拿到凯文·凯利新书《必然》的版权,顺手在译言网的VIP读者群里通告了一声:“译言拿到了《必然》的版权,有没有人想一起合作的?” 那是一个平时从来没人说话的微信群,可那天晚上,群里的讨论炸开了。大家竞相起哄说:“这事儿适合罗辑思维来干”。 片刻之后,罗振宇在群里举手:“交给我们吧!” 基于互利原则的商业谈判在两个理性的男人之间展开。“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赵嘉敏记得在一个四人小群里,他和罗胖“心照不宣”地讨论了几轮,合作协议就达成了。 但在罗辑思维的语音分享中,故事的版本变了。 罗振宇颇为认真地告诉粉丝:“我问当时的版权拥有者,给罗辑思维独家卖好不好,我倾家荡产也愿意,后来用很高的代价拿下来,除了能挣一点钱之外,一会我也会讲原因,这也是跟《必然》这本书相关。” 一场生意往来被加上情怀的注脚。 这位65岁的科技作家在中国的走红,转而带动了他在美国硅谷的热度。他被请去分享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对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思考”。 而在中国,这位与上述大佬有着紧密联系的“先知”、“教父”,穿梭于各个城市的“布道场”,听众对象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对话另一方从马化腾变为腾讯开放平台负责人,逐渐到三线城市微商美女CEO。 对于书迷而言,从《失控》到《科技想要什么》再到《必然》,逐渐有人觉得,“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
凯文·凯利的三部曲:《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网站PingWest的创始人骆轶航称,凯文·凯利“把他毕生的演讲和布道事业都奉献给了热爱并追捧他的中国互联网界”。 现在,骆轶航不再撰文针对此事进行批评,他开玩笑地说:“他都跟那帮人玩儿了,还用得着我黑吗?” “一线大佬不请他了,是因为KK和五年前是一样的。”师北宸觉得,这个虽然很残酷,但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