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策略迅速扩展了阿里客厅娱乐的平台数量,但较为强势的合作策略也招致了一些合作伙伴的不满,毕竟除了应用预装位置以外,与YunOS合作的厂商们(主要为机顶盒厂商)已经没有机会从后续运营中获取收益了,这显然不是生产厂商们期望看到的。 百度/爱奇艺:联合央广解决牌照问题,深耕互联网品牌智能电视 百度最近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势头不是很好,但作为亲儿子的爱奇艺却凭借内容方面的积累发展得蒸蒸日上。 与优酷的贴近人民群众不同,爱奇艺从发展的最开始就瞄准了已经全盘互联网化的年轻人这个具有极强消费能力的群体,在内容组织上也围绕着这个群体进行,金秀贤、宋仲基、王凯、李易峰、张艺兴等一大批深受青 (shao)年 (nv)用户群体热爱的爱豆们频繁出现在爱奇艺所购买或自制的影视作品中,于是每天你都会看到各路亲老公轮番着霸屏…… 既然从本质上就是围绕着互联网用户群体做文章,那么在电视厂商合作策略上也基本上明确为给互联网品牌的智能电视提供内容平台的Turn Key Solution,从牌照到内容一应俱全。 其实互联网厂商做智能电视所需要面对的门槛相对于传统厂商更高,除去供应链问题以外,与牌照方的对接沟通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爱奇艺与拥有互联网电视播控牌照的央广新媒体合资成立了银河互联网电视,将内容与牌照方整合在一起再对外开展合作,前文中提到的小米以及暴风、大麦这些源自于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品牌都都主要采用了银河互联网电视的整套服务。 腾讯视频:内容建设全面化,生态系统开放化 腾讯视频的情况比较有意思,相比在PC端、手机端的四面开花而言,腾讯视频在OTT领域的动作可以说是“时快时慢”。早在2011年腾讯就入股未来电视,成功地解决了腾讯视频做互联网电视服务最为重要的牌照问题。但大规模发力应该说在2015年。2016年可以说是OTT行业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的元年,这两年的全面布局,也算腾讯抄上了“最佳时机”。 当然,作为大公司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足够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迅速调集大量资源不用试探直接进入阵地战,2015年腾讯视频对于版权内容的几乎全面覆盖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虽然前面说腾讯视频在OTT领域发展“时快时慢”,但是到了2016年,在整个行业的用户开始有了一定积淀,且付费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广告生态已经日趋完善的时候,腾讯视频凭借对于OTT领域的敏锐嗅觉,开始砸下重金大举购买版权并同步培养内容生产能力,施展自己在内容端的功力,完成直道超车。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腾讯的领导就宣布,2017年在视频方面的策略是精品版权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互联网优质内容的生产,自制内容的占比将是2016年的8倍。 如果说阿里 (优酷)的内容更平民化,百度 (爱奇艺)的内容更加互联网化,他们所采取的策略优先在某一个垂直领域占据优势然后再向周边扩展的话,那么腾讯视频在内容组织上显然胃口更大,四面出击期望能够尽可能广泛的覆盖到更多的用户群。 除了电视剧与综艺节目这些长久提升用户粘性的普及性内容以外,电影、自制和体育内容是腾讯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手段:好莱坞专区汇集了包括华纳兄弟、环球、派拉蒙和21世纪福克斯等北美主要影业巨头从而完成了与院线资源的对接,而自制剧和综艺则成为与爱奇艺竞争的重要筹码。 除此以外,腾讯真正期望与其他家拉开差距的则是对于体育内容的投入:除了大手笔签下NBA的5年独播权以外,在足球方面购买了欧洲冠军联赛版权,今年在OTT上与未来电视合作引入欧洲杯和奥运会等,已经基本覆盖了主流的体育内容需求。 解决内容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在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从而将内容推广开,在这方面腾讯选择了预装和应用商店下载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制定也是吸收和借鉴了阿里与爱奇艺在市场推广是的经验和教训(其实主要是教训),从而最终选择了两个策略: 其一,强调“开放”,而不是掠夺式合作。之前阿里的YunOS在推广时由于要完全掌控设备端的一整套生态给合作伙伴的感受过于强势,而腾讯在合作时只以预装腾讯视频TV端内容为合作要求,对于应用商店和预装等其他重要商业变现机会并没有提出诉求,j2直播,有利于与合作厂商更快达成合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