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融合”方式。随着O2O风潮的兴起,大批零售企业自建O2O平台,这其中有成有败。失败案例中,注册用户寥寥无几、平台成摆设是普遍现实。事实上,不同业态、不同品类的零售企业多渠道融合方式应当不同。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核心优势及资源限制,找准线上、线下二者的在“融合”中的定位,O2O也好线下也好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2、把商品摆上网只是“融合”万里长征第一步。不少实体零售企业在努力之下终于建立起自有平台,或依托天猫、京东成功进入电商,然而商品一上架就不管不顾了,却忽视了线上线下“融合”背后的复杂逻辑:多端消费个体唯一确认、价格统一、实时库存、渠道协调、销售分析等。不遵循这套逻辑,业务量一旦扩大,价格、支付、库存、物流等购物相关体验便会直线下降,更别说多端融合经营了,“融合”最终只能是走了形式。
3、具备清晰交互策略及交互内容的互动渠道,才能带来有价值的信息。新零售“融合”的重要路径是零售商与消费者有充分的互动。如今,零售企业们在沟通渠道建设上没有短腿,微博、微信、APP、售后评价体系等建设熟练而健全。然而,渠道交互仍然以信息展示为主,只复制线下信息,如新品、折扣及优惠等传统内容,没有交互策略:交互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输出内容贫乏,和多出一块展板没有区别。在交互渠道建设上,零售企业必须有策略、有内容,针对性交互,输出有价值的交互内容,才能反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要经营好“人”,必须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数字化设备等实现全渠道信息共享,唯一定位消费者个人,从交付端、服务端及商品端等方面打造消费体验。这方面,万达“飞凡”是表率,通过采用云服务技术和移动端口,把万达集团丰富的线下资源、客户资源重新整合,实现线上线下产品和服务完全融合。此外,此次获奖的Funtalk乐语通过与宏图三胞、拉手网、美西时尚、麦考林、万点通等多家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全面打通会员体系,多端口收集消费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有效“融合”信息,并将之成功服务于消费者分析及门店购物体验的针对性优化,也是“融合”的优秀范例。 三、新零售之“体验“:体验不是搞花样卖商品,而是根本营销思路的转变。 经营“人”关键的一环是通过有效“融合”实现最“直观”的消费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创造下单量和用户黏性。 1、“体验”的核心是由人及产品,而不是产品及人。尽管表现形式类似,新零售的“体验”在理念上同传统体验式购物有本质区别:强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如何把已有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这背后需要极为丰富的信息收集融合和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深度研究。传统“摆场子”并不是新零售的“体验”。把消费者价值观、消费观、消费心理、情感需求研究透,并与本企业产品、定位及文化相融合,切实从消费者出发提供其所需的产品、服务、购物环境等,才能真正实现“体验”。 2、重视反向倾诉的接收,不搞一厢情愿的体验设置。新零售“体验”也必须遵循PDCA循环这一基本管理过程。任何的单方场景设置也无法确保一定满足消费者要求,零售企业在提供消费体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倾听自己的客人,评估他们对产品、服务、品牌及体验的认可度甚至情感,了解消费者关切点,持续改进提升。新零售的“服务”中,反向倾听和正向输出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偏废一方,都无法把“服务”完善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