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先让市场领跑,然后告诉版权应该怎么跑 2、版权引进和翻译同步进行,这能将传统出版流程一年半的周期,缩短到三个月到半年 随着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热映,其原著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想不火也难。 上线不到一个月,这本书在“募读”平台上众筹到了8万多人民币,一共近2000名用户参与。 “募读”创始人王化舆对这个数据还算满意。他给这本书设定的金额是两万五千元,现在的数据已经是目标金额的三倍多。这个结果也给了他十足的信心打造“募读”品牌。 “募读”成立于今年6月,是一个专注引进外文图书的众筹平台。具体来说,读者发现一本好的外文书,先发起众筹,翻译爱好者可报名进行相关翻译,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众筹。在规定时限内达到目标金额后,他们会协助国内出版社,与相关版权方洽谈,最后达成出版上市。 在王化舆看来,众筹这种模式能让出版社提前了解市场风向,降低出版风险。另一方面,他们为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稿酬方案:译者可获得部分版税分成,还可获得众筹金额的6~8%,从而更有动力提高翻译质量。 王化舆告诉小饭桌,今年8月,募读获得传神语联网的项目孵化与天使投资,募读app、网站和公众号也同步上线。 让市场告诉版权怎么跑 四年前,王化舆就有了用众筹模式做图书出版的想法。 王化舆是台湾人,从小就酷爱读书,家里的几个书柜都塞得满满当当。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他开始注意到传统出版行业存在着多个痛点,“50本书中最后畅销的可能不到5本,至少有90%都是亏损的,真正能够赚钱的可能就靠三四本。” 他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编辑没能从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去选书。 在王化舆看来,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和市场营销职能过度分离,部门壁垒太厚,以至于很难对市场做出精准反应。对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众筹模式探测市场,从一开始就把营销贯彻到各个环节中。
具体的运行机制是:如果读者希望引进某本外文书,可在平台上填写推荐理由,并发起众筹;一旦众筹项目达到目标金额,发起人即可获得众筹金额的2%作为回报,同时募读会和国内出版社合作,将该书翻译后出版;如未达到目标金额,则把款项全额退还给用户。 2012年,王化舆在台湾启动“募读”项目,但由于缺乏资金和相关资源,该项目最后无疾而终。直到今年年初,来到大陆一年半后,王化舆因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传神语联网”创始人,没多久双方就打造募读平台达成合作。今年8月,募读获得传神语联网的项目孵化与天使投资,“募读”app、网站和公众号也同步上线。 王化舆分析,相比于台湾,大陆的外文图书市场体量更大,因此也有更大的出版空间。2015年的《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未来七八年时间里,国内图书市场至少还有1800多亿元的增长空间,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外文书。 “美国亚马逊上文学小说类外文图书一共有350万种,只有极少部分被引进到国内。”王化舆说,如果其中十分之一是优质内容,至少有35种版权的引进和运营空间,然而单靠出版社编辑日复一日选书,难以应对如此大的工作量。 在他看来,通过众筹,让读者成为编辑,这样便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大幅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众筹成功也意味着这本书有稳定的市场,“拿着这个数据,你可以告诉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回报更靠谱,投资风险更可控。” 王化舆告诉小饭桌,开奖,他们现在只专注做一件事,即怎么把好作品引进来,并且吸引核心读者一起来做营销, “我们想要颠覆传统的出版流程,版权贸易为什么要在前面跑那么久,应该先让市场领跑,然后告诉版权应该怎么跑。” 版权引进和翻译同步进行 一本外文书被引进后,剩下的最关键问题就是翻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