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艺术就有一门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是小说的艺术,电影也就有着电影自己的艺术。一旦用串了手法,恐怕都只有失败告终。小说化的电影,电影剧本一样的小说,都不能说是优秀的艺术作品。 120 帧电影,它在一开始就是以代入感沉浸感更强为点,而真正有交互的沉浸感,这是游戏的专长和领域。就像我一开始就报以否定态度来看电影一样,实在觉得这种技术就是要越界。然而,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确实实有着更强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却或许因为日常的镜头切入而并没有让人有太多在意这一技术,也就是说技术刚好被隐藏在镜头语言之下且给镜头语言有所加持。 当然《中场战事》还是有不少动作戏的,在动作戏下,代入感变得强烈,比如说在伊拉克枪战那段,那种代入感的强烈,几乎让我以为是在完成《合金装备 V: 幻痛》中任意一个阿富汗任务。但或许因为闪回的节点恰到好处,就在技术即将越过故事强烈到让观众不得不在意它时,它又一下子跑掉,隐藏到了另外的场景,另外的镜头语言之下。
你猜哪张是《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哪张是《合金装备 V:幻痛》 可以说,就是这样互相拉扯着,一直让一项极为前卫的技术不会喧宾夺主地抢了眼球,才使得整个观影都变得舒服,没有什么出戏且违和的地方。 实际上,电影语言就是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语言,它所能承载的信息量终究不可能有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那么大。在改编时,必然要有所取舍,取少舍多同样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改编电影同样有足够的感染力,自然是导演的能力所控。 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必然要用镜头而非简单的对话来表达。这时,确确实实更加的清晰、立体,也就变得更加真实,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更能进一步去感受镜头里所涵盖的信息。用清晰增加沉浸感,用沉浸感增加镜头的信息承载量。
凤凰 从 24 帧到 120 帧,帧数变革带来的后果,从看电影的心理成因分析,会非常有趣。 人为什么能看到电影?一方面,理论界先前的主导说法是 “视觉残留”,但上一格视像残留在视网膜上,你应该看到一堆无限重影,所以事实却并非如此。 目前,格式塔心理学把它归因为 “似动效应”,开奖,即影片的一幅幅静态画格,以每秒 16 格或 24 格的速度连续呈现,会产生似动和深度感的幻觉。
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年龄、知识层次的人,都能理解相似性图形和原本图形的关联性。不像文字这套 “能指” 对应 “所指” 的抽象编码系统,任何人都能轻松掌握抽象画与实物之间的关系——这构成我们接受电影图像的认知科学的基础。 既然我们感到电影和真实世界有所不同,又能立刻明白二者的对应关系,那么,当 120 帧让画面变得清晰如同实物,再跟 3D 结合,能不能彻底混淆真实与仿真实物之间的区别? 有可能。说不定我们真的可以做出一个全息成像、与实物毫无二致的台灯,但目前来说,120 帧无法使影像进一步逼近现实,因为影院里放映的电影,依旧有着限定的景框,剪辑的断裂,近景远景的变化,人像的放大 / 缩小。 Q:120 帧技术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心理体验?
梁清散 这条路看上去的确可行有效。只要不走偏不喧宾夺主,看来 120 帧的技术确实可以为电影的叙事语言加持,同时用 “120 帧 / 4K/3D” 的观影效果将这种语言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放大呈现。 不过,同样也不能不看到这个技术的局限。其局限恐怕要在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等一系列电影生产者一边。由于这种艺术性的放大,对于生产者的要求也同样极度抬高。 可以说,虽然 “放大镜” 是有效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得了的。想一想以后,如果和《阿凡达》之后的众多伪 3D 电影一样,出现伪 120 帧电影,或者说是为了 120 帧而 120 帧的电影时,该是又一场电影的灾难。
120 帧的技术可以让电影里姐姐脸上的疤痕等细节都清晰可见,真实感扑面而来 幸好比起伪 3D 来说,atv,120 帧并不会那么容易实现,成本也要高出许多。观影成本,以现在的架势来看,同样会高出很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