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北极光的映照下,阿里旅行品牌正式宣布全面升级为“飞猪”(Fliggy),成为阿里独立品牌“动物园”中的新成员。 不过,当大多数人都在被“极光”、“音乐”、“圣诞老人”这些要素炫花眼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敏锐地嗅到了几分火药味。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早已杀成红海,各平台之间混战不休,即使是携程这样的“大佬”也难得安宁。阿里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杀回在线旅游领域,无疑会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而这其中,最大的一块莫过于携程。 飞猪,这是一头很酷的“猪” 即使是在行事风格向来天马行空的互联网行业,飞猪的发布也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潮范儿:没有五星酒店的豪华会议室,没有正襟危坐的媒体记者,也没有经典的乔布斯式侃侃而谈,有的是极光、音乐、圣诞老人,和一段魔性带感的纯文字产品介绍PV。 “飞猪”一出世便以一股骨子里的逆反气质和同行分清了距离,而这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恰恰又成为了这一几经波折才最终确立的品牌在在线旅游红海市场中最显眼的身份象征。“飞猪”的出现不仅在形象上让人耳目一新,其品牌定位和业务模式,也让许多人有了“阿里开窍了”的清新脱俗感。 事实上,尽管外界一直有观点称阿里旅行这两年为“蛰伏期”,但从业务上来看,这家流淌着阿里巴巴血液的旅游平台,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搞“大新闻”的心思。从发布“未来酒店”到“未来景区”再到“未来飞行+”,阿里旅行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旅游三大版块的消费模式,j2直播,但“VR看房”、“刷脸识别”这些听上去就科技感爆棚的小产品,还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大大地火了一把。 atv直播,是否意味着“携程”老去?" src="http://www.wzatv.cc/atv/uploads/allimg/161110/223J02392_0.jpg" /> 为什么阿里旅行能够耐得住两年寂寞?原因之一也许正是其所姓的“阿里”两个字。 据说,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曾在和马云聊天时抱怨,阿里2万人,一年利润却不如腾讯一个季度,这让人有点郁闷。马云却说,你不要着急,85后这时候还在玩游戏,再过几年他们就有消费能力,就需要我们的服务了。后来,马云的论断得到了市场的证实:从2013年开始,阿里年报中的利润就已经反超腾讯,如今更是在营收和利润双指标上全面逆袭。 蛰伏不是目的,目的是一鸣惊人。如果说“未来”一系的升级不过是在细枝末节上的小打小闹,那随着飞猪一同推出的“全球30分钟响应”和“出境超市”两项产品,则就成为了阿里旅游上市回归时不折不扣的“杀手锏”。 从“全球30分钟响应”到“一站式购齐出境8大件”,飞猪的两记重拳无不围绕着同一个核心:快,省事,方便。由于出境超市的机票都是旅行社对往返机票的打包销售,用户们在这里买到的机票都将比自订机票更便宜;此外,超市订房还可直接进入agoda预订系统,并直接查看Tripadvisor评分系统,避免被坑;更方便的是,出境超市与全球800家租车公司合作,覆盖200个国家、5万门店,还免费租赁中文GPS!而这一切只需要用户像平常逛淘宝一样打几个勾,然后在支付宝里输入付款支付密码就能得到。 当然,对于行业内来说,飞猪的这两项服务也不乏对传统OTA模式挑衅的意味。众所周知,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一板块的竞争,综合资源、渠道积累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对内,飞猪有阿里云、支付宝、芝麻信用分、钉钉、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等为之输血,它有足够的用户群与流量供给;而对外,不管是支付宝先行建立的海外支付网络,还是阿里巴巴近年来在海外所进行的种种周边资产布局,无不为飞猪的“起飞”铺平了跑道。 携程是否真的老了? 看完“飞猪”品牌发布后,有业内人士感叹:“携程,真的老了”。 回顾国内在线旅行市场过去两年的发展,“携程买买买”绝对是一大热词。从结果来看,携程的两次吞并,都成功地将自身短板瞬间转变为了长板——艺龙之所以能够常年与携程对抗,其跨境酒店业务的优势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崇尚技术流的去哪儿,更是凭借技术优势,在机票大战中将以地推模式为主的携程甩在身后。 对携程来说,并购之后所得到的好处不仅是规模的暴涨,也是在业务层面弥补了自身原本的缺陷。 但问题是,这种弥补,也仅仅停留在业务层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