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大多数预交保证金的平台来说,撇开监管风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目前来看,平台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规避风险: 一是以17互助、众托帮为代表,将资金托管给商业银行,并对保障费用进行及时公示。平台不设资金池,运营资金由公司自有资金来支撑,会员全部资金都将用来赔付。 二是以水滴互助为代表,与公募基金合作。水滴互助就将资金托管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双方共同管理。 三是以壁虎互助为代表,与微信支付、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 2、赔付 保险公司一般有专业的核保人员,而互助平台通常会把事件真实性的核实交给第三方公估机构。 不同平台的赔付规则会略有不同。以同心互助为例,其计算公式为:单次分担互助金=(互助金额/全体加权风险系数)*会员风险系数。水滴互助也是类似的算法,患病会员根据年龄、发病率等因素将获得2-30万不等的互助费用,由社群用户分摊,不同年龄段还有着相应的分摊上限。 在这个模式中,atv直播,用户规模是关键。群体越庞大,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金额就越低。而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平台的赔付金额可能达不到承诺的额度。 3、产品 几家网络互助平台的产品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推出了面向老人、少儿、中青年人群的大病保险。比如,水滴互助推出了3个产品,分别是面向18-50岁普及型“中青年抗癌互助计划”,面向51-65周岁癌症高发人群的“孝敬父母抗癌互助计划”,以及面向出生满30天至17周岁的青少儿的“少儿大病无忧互助计划”。 也有一些创新的产品出现。比如,夸客联盟的“扶老太太爱心互助”,面向因救助他人而遭遇讹诈的人,根据其官网展示的信息,截至发稿前已有近4万人加入。同心互助则面对IT从业人员推出了专项互助计划,预存299元,最高可获得90万元互助金,保障30种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或过劳身故。 面对B端用户的斑马社、芝麻互助等,主要是面对企业用户及团体、组织,定制不同场景化的互助产品。 4、竞争壁垒 由于模式简单,门槛较低,网络互助平台同质化严重,在模式和玩法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运营是此类平台的重中之重,只有圈住了足够的用户,这个模式才能玩得转。 今年7月7日,未来互助就宣布因人数不足而停止运营。在公告中,未来互助官方称,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运营,因参与互助的人数没有达到预期,导致未来互助正式运作后,参与的会员平摊费用可能会高达1000元/年,这违背了他们想为会员提供一个低成本的保障的初衷。 因此,如何通过创始的产品和模式迅速圈地,将成为网络互助平台的护城河。面向B端用户的众托帮,由于平台所依托的中科招商参控股了200多家企业,员工和家属数量较大,能较顺利地完成冷启动。17互助则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将低频的需求变得相对高频,维持社群的活跃度。 除了运营社群,财务、经费来龙去脉的透明有助于增强用户的信任度。不少平台都选择了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水滴互助、同心互助等公司还引入了区块链技术。由于互助保险本身是一个多人参与的去中心化系统,区块链的应用可以保证资金流向的公开透明,同时无法伪造和篡改,更加具有公信力。不过,如何将技术完美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5、盈利模式 对于公益性质较浓的网络互助平台来说,盈利是一大难题。不过,一旦有了海量垂直用户,依然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一是同保险公司、医院、药企合作,通过卖流量或提供医疗增值业务赚钱。比如,抗癌公社创始人张马丁曾表示,会尝试适当增加健康医疗类广告,同时与体检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甚至推荐优秀医生、医院等,帮助患者就医。 二是收取管理费。目前大多数平台自己承担运营费用,同心互助则表示,未来或许会收取一些管理费用。 三是电商和广告。由于人群足够细分,通过电商、广告变现也是一种方式。抗癌公社已经开始尝试接入微店,在其微信服务号中,有一个“康爱小店”的入口,店内产品大多是社员家乡的土特产,以及第三方医疗机构的服务套餐。 对于面向B端用户的平台来说,盈利问题则似乎更简单,可以通过不同的定制项目,收取不同的技术服务费。 风险 尽管所有网络互助平台都表示自己并非保险机构,但其中的风险依然不言而喻。 1、监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