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公布计划,也许还有不到10天,网约车地方政策将陆续浮出水面。从8月份兰州首吃螃蟹到今天,全国大中城市已经陆陆续续拿出了自己的网约车细则。本月8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同时拿出了难称合情、亦难言合理的「家规」,引起了舆论的极大反弹。这不是共享出行平台与主管部门的头一次交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共享经济在政策层面遭遇的挫折和其热闹的市场欢迎度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就在前天,全球顶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开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该报告则从多个维度给处于共享经济变革领先地位的中国市场一针强心剂。整体来讲就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诚如斯言。 经调研,罗兰贝格统计了全球共享经济主要涉及的九大领域中领军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据测算,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1869亿美元。目前共享经济不仅为创业者寻找到更多新的切入点,也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变革,培育出一大批新兴经济的生力军。Uber、Airbnb、滴滴出行等公司已分别完成了不同轮次的融资,估值达上百亿美元。在国内,滴滴出行则是共享经济领域的翘楚,正在扩展更大的市场寻求更大的突破。 根据共识,整个共享经济市场的无外乎「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和「自由设备的自由联合」。「社会闲置资源」核心可能是时间,即「能提供专业服务者的自由支配时间」和「专业服务器材的自由支配时间」。前者如具备事实雇佣关系的网约车平台们,后者如房屋、车辆、健身器材出租。这些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创业者们的机会。 大约半月前,我的一个在重庆有专职工作的朋友突然告诉我,自己要辞职去开滴滴,我才突然意识到共享经济模式的席卷能力。正如罗兰贝格的「报告」指出的,这样的情景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普遍。通过参与汽车共享获益的低收入人群在走出困境后往往更乐意推荐和鼓励身边的亲友参加培训,参与汽车共享这一新的就业/创业形式,共同获益。 单独就出行一项来说,在罗兰贝格的「报告」中,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中用户的需求远大于市场的实际供给,市场发展潜力远大。共享出行的用户增长和市场规模远远未触碰到天花板。几个关键的增量指标如下: · 230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经形成625亿美元的共享经济市场,并保持54%的高速增长,到2018年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在全球共享经济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 · 1.8万亿元:汽车共享出行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将由2015年的816万次/天快 速增长至2018年的3700万次/天,对应市场容量有望由660亿元/年增长至3800亿元/年,而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场容量更有望达到1.8万亿元。汽车共享出行将成为生机无限的蓝海。 · 550万就业岗位:短短三年,仅汽车共享出行已迅速发展到年订单量17.7亿单、创造550万就业岗位、吸 引投资234亿美元,中国约2.5亿用户每周至少使用1次共享出行软件。 在过去的五年间,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出行在中国境内则一直是忽冷忽热的态势。从国家层面给予合法地位到地方施政细则的优柔寡断,舆论风向几经摇摆。不过就像谁也没否认过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将「社会闲置资源」进行「提升利用效率」一样,也几乎没有人否认滴滴出行们在做一件充满机遇和挑战,但是确实给转型的中国经济带来福祉的事情。 以往出行是一个需求,但现在这个需求可以被描述为「舒适而又有性价比的消费升级」,共享经济因其重视服务的核心本质,顺应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大势。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人们的消费需求与理念也随之升级,基本物质需求的增速逐步放缓,而以服务为核心的升级需求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美国为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美国的服务类支出占比持续上升,至2015年服务类支出占比升至总支出的75%,对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面对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一成不变甚至在不断退步的出租车服务已经捉襟见肘,在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中,出租车的标准化将通过「机器人自动驾驶」来实现,就像施瓦辛格的电影「全面回忆」 中演的那样,充其量再给这套标准化服务添置人工智能。而在现阶段,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便宜又舒适的汽车共享出行则恰好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升级需求。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