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就这样的揭开了。原来,胚胎中的父系线粒体之所以被识别并清除,在于线粒体本身的状态,即是否处于可被自噬小体识别的异常状态,而这种异常状态并非只能出现于父系线粒体。线粒体越是过度分裂,其异常则越明显,从而越容易吸引来吞噬小体将其清除。反之,线粒体越是倾向于融合,则其越难以被自噬小体清除。 这一发现揭示了线粒体母系遗传这十分根本的生物学现象背后的发生机制,显示了线粒体动态对于其早期胚胎中的清除速率和选择性的决定作用。 参考资料 [1] Kinetics and specificity of paternal mitochondrial elimin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药明康德”,转载时经薛定教授二次修订。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510),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由百人传媒投资和创办,文小刚、刘克峰、颜宁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告诉你正在发生的科学。上帝忘了给我们翅膀,于是,直播,科学家带领我们飞翔。 微信号:iscientists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科学好书!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学术经纬 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阅读 投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