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做这个深科技媒体的期间,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心理咨询师,他是一名致力于研究舞蹈心理疗法的学者,教会了我很多跨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知识。 举个小小的例子,当人类紧张、感受到危险或遭遇重大创伤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头重脚轻,或者出现 “觉得身体不是自己的了” 这样的感受,感受到头部发疼、身体关节与肌肉的紧张。 这时候比较好的应对措施不是去想如何解决负面情绪,或者应对创伤,而是应该让意识回归身体——感受自己的脚、感受自己的膝盖、感受自己背部肌肉,等等。其实做起来不是很难,调整呼吸,用意识去感受。 偶然地,我和一位挚友聊起这些,他告诉我:其实在瑜伽与佛教中也有一样的方法论。在佛教中,这叫做 “内观”;在瑜伽中,这是一种冥想方式。
每天进行冥想将有助于内心的平静,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能使我们从忙碌的生活中理出头绪 真是非常有意思。于是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佛教的书籍,同时开始试着小小地练习一点瑜伽。我利用工作空隙的时间看了不少有意思的书,比如《每天都是比赛日》、《自控力》、《人体》、《禅修入门》…… 看这些书名是挺乱七八糟的,但我得到的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感受:知识是相通的,atv,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宗教,只是使用不同的体系来阐释同样的问题,而生活方式是我们世界观反映出来的方法论。 非常巧合的是,在硅谷,一群科技精英们同样注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有可能会有点极端),并或多或少受到了宗教(主要讨论的是佛教)的影响。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除了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音乐与大麻,对乔布斯影响最深的大概是佛教禅宗。
冥想是乔布斯训练大脑的方式之一 1972 年,乔布斯就读于里德学院的时候,他看了大量的佛教禅宗的书,比如铃木俊隆的《禅者的初心》、Paframahansa Yogananda 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Richard Maurie Bcke 的《宇宙的意识》等等。 他严格执行素食主义,买了一台冠军牌榨汁机,疯狂给自己喝胡萝卜汁,最多吃点麦片。他甚至有一次真的跑去印度呆了 7 个月。直到苹果公司发展得很大,乔布斯仍旧想去日本永平寺进行一次长时间修行,但是未能成行。乔布斯的婚礼是铃木俊隆助手乙川弘文主持的,乙川弘文教会了乔布斯如何冥想。
这个叫 “茶隼” (Windhover) 的建筑,是斯坦福新建的冥想中心,占地 4000 平方米,只有一层楼 2013 年 6 月刊《连线(Wired)》杂志的一篇文章曾记载了硅谷佛教与冥想的盛行状况: 在 Google,有一门公司培训叫做 “Search Inside Yourself”,由一名 Google 高管来引导员工做冥想训练,每年吸引了至少四百名员工排队登记。另外 Google 每两个月会举办一系列的 “觉察禅修午餐”,餐中除了禅修铃声以外,大家禁语。后来由于这类活动越来越受欢迎,Google 成立了 “Search Inside Yourself” 领导力学院。 不仅仅是 Google,Facebook 与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也经常在公司内部请人来做冥想培训。他们在办公室举办禅修会,教会员工一些控制知觉与观察内心的方法。 旧金山智慧 2.0 大会(Wisdom 2.0 conference)是一个神奇的讨论现代禅修的组织。每届都有几千名与会者参加,每年冬季,这里会乌央乌央挤着一堆科技领域的人,比如 Twitter,Cisco 以及福特汽车的高管。
湾区的冥想小组,汇聚了各肤色,各岗位的人 今天我要推荐的一篇小短文,是节选自 Facebook 的分析总监 Dan Zigmond 和他的小伙伴写的一本书——《 Buddha’s Diet(佛祖是如何节食的)》,这本书在 2016 年 9 月份上市,第一次看到相关信息是在几周前的 Techcrunch 网站上。 在充斥着评测与公司报道的新闻中,这一则小小的节选让人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我决定把它翻译出来,并在假期期间分享给大家。 无论从哪一条路走来,我们终将向对面走去,并汇聚到一个差不多的点上。时间、历史与知识,皆是如此。
《佛祖是如何节食的》节选 作者介绍: Tara Cottrell 是一位数字分析师,目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Dan Zigmond 是一位数据科学家,同时也是 Facebook 的分析总监。
大约两千年前,释迦牟尼正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古印度的土地,在茅屋黄土间传经布道,宣扬自己的思想理念。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