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史上,高增长速度只是发生在最近几百年的事。发展的两个核心原因是积累和创新。积累资本和知识技能对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忽视积累。我们说工业化路径和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三点:资源、技术和文化。工匠精神就是工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也有其自身的传承累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专注性,重复性和精巧性;现代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专业性,坚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现代工业精神是前工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化合物,可称为科学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化的前途。 工业创新需要文化力量 世界各国工业化初期大同小异,后期各具特色,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文化,在工业化的资源、技术、文化三要素中,文化有最长期的影响力,是不能模仿、不能转移、不能交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使地域文化独特性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支撑因素,中国文化与现代工业对接,有自身的独特优点也有局限性。我们务实勤劳,但是重心领神会缺理性思维,重实惠好用缺精致品味。所以我们就要培育中国的工匠精神,专注主业,精致制造,累积技术,求异思维,适度规模。 应重视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冲突” 不同的产业在同一个地区,在资源依赖、空间需求、成长周期、集聚密度、竞争烈度、风险强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直播,也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文化特质。比如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文化特质就很不同。中国是个大国,各地的文化特征不一样,我们在配置产业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产业文化的融合互利而不是冲突,注重形成“产业文化圈”,促进产业的相容性分工,从而体现产业发展多元文化特性的综合竞争力。
徐小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党支部书记 ?工匠精神,匠心筑梦 工匠精神就是精工制作的意识和动力 我来自汽车行业第一线,工匠精神体现在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现在我们的发动机制造采用rfid标志,保证汽车出厂十年里每个零件的故障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哪一天生产,哪一个班次出来。我们车间有一个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让我们的生产管理变成数据化,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都意味着工匠精神在生产中的体现。我们在国际工业交流中有深刻的体会,德国把设备发挥到极致,而日本把人发挥到极致。 中国制造亟需提升的“4+1” 中国制造目前在智能制造上有4+1短板,一是精细加工,我们曾经修理一台机器人。国内供应商做不出所需的高精密度零件,还是到德国才找到。二是精细装配,就是最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的地方,瑞士手表好就好在技师的制造工艺。三是精细检测。是保障产品品质的关键。四是精细化材料热处理,最依赖经验,无法逆向模仿。+1指的是高精度传感器研发,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器件,也是我们的短板。 优秀工匠不可或缺的“x+1” X指工匠的综合素质,他的知识面,阅历经验等。1指与众不同的技能特长,这个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在我的工作室里设置了机器人、电主轴等十几个专业,经过几年打磨,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工匠人才,现在这些人的收入可能有的比一些企业领导都高。我们经过三年时间制成了淬火感应头,一切都是自己研究工艺,制造工具,手工摸索出来的,为企业提高了50%效率。所以工匠的培养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把德国人擅长的数据与中国师傅的经验感觉结合,我们可以培育出最好的技工。 让工匠真正走向市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