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营——规则制定:兼具观赏性和安全性。选用MMA赛事规则:较为开放,选手可以任意发挥——强观赏性;是目前为止搏击行业伤亡比赛最少的一项——安全。赛制——四人淘汰赛,每组都有1-2个顶级拳手,保证从初级赛事就有强观赏性。 2.易于打造强IP:适合改编成游戏——带来高收益。体育运动多为对抗性质,相对都容易进行游戏改编。非对抗性运动,比如花样游泳,就相对难进行游戏改编。 (数据来源:IT桔子,公开信息整理) 专业大众赛事IP运营的高收益伴随高成本,多数出路是卖掉 专业赛事运营,主要收入都是IP赚去,留给运营方所能获取的利润低,容易亏损。
本质原因:IP的火爆程度依赖个人/团队技能(即IP本身的价值),运营创造的附加价值不大。 专业赛事是极度依赖运动员个人天赋、团队默契的,后期炒作影响弱——即运营的增值价值不大。相比之下,影视类明星,对个人天赋的依赖程度就相对弱,其火爆程度(IP的变现价值)受后期曝光和机遇的影响大——即运营的增值价值大。 赛事IP呈金字塔型,虽然利润率低,但头部还是集聚了最多的流量和大部分的收入——盘子大。所以即使利润率低,但利润还是非常可观。通常的出路是卖给系统整合能力较强的生态型娱乐巨头。
相比独立运营,归属于更大体系,可以带来一些新增价值。 1.更强的综合运营能力:收益不再局限于门票+赞助——可以深度开发游戏、电影等其他衍生。 2.打掉中介:明星代言通常需要中介,而有的收购方是自带卖货属性的,比如阿里,不用再找中介,缩短了产业链。 3.更高效的利用率:比如,线下赛事,现场、屏幕前的观众都需要“消费情绪”,但受限于硬件,这部分情绪价值被白白流失了。基于直播平台的打赏功能,以及线下场馆改造,让观众随时可以随时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支持自己的明星,都是在更好的“消费情绪”。 4.基于生态提升效能:BAM Tech被收购后,该技术就不止应用在MLB,而可以被应用在整个迪士尼,应用范围更广泛。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非专业赛事IP运营的价值高,可以独立成长 娱乐化体育IP:IP的火爆程度同时依赖个人/团队技能+运营,运营创造的附加价值大。例:青训。通过赛事持续与观众培养感情,选择技能不错(不用顶尖)、长得不错的、受欢迎的,去唱歌、拍戏……
非专业赛事IP既可以通过打造独特的粉丝群,独立成长,也可以与其他平台合作。 2 参与式体育 体育用品是万亿级市场,场馆、培训也都在高速增长 体育用品市场份额最大,10,155亿¥,占84%;培训、场馆增速更快,CAGR依次为27%、21%,到2025年都能到6,000亿¥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市场的蛋糕怎么分?》易凯资本,国家体育总局,公开信息整理) 体育用品的成长趋势是细分化、专业化 人均GDP 5,000$——大众、实用体育用品 人均GDP20,000$——垂直、专业体育用品、工具 (备注:参考《如何理解整个体育产业的关系逻辑》方正证券 杨仁文;数据来自雪球) Case Under Armour——快速增长的新贵 打造专业形象:以紧身衣切入,延伸鞋、智能硬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