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脑扫描之下,二者激发的脑区有显著的区别,冲动主要产生在边缘系统,而且反应非常快。而直觉一般出现在连接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额叶眼眶面皮质,直觉产生在长期接触这个事情之后的某一瞬间。 简单而言,看到事物第一反应,往往是冲动。而在冷静下吸收大量的信息,在情绪和理智充分融合后,突然超越逻辑冒出来的东西,则是直觉。 回到产品的想法来,面临一个新事物,如果团队本身没有对于这个事情的深刻学习和体验,没有在这件事情里的来回痛苦反复,那么得出的大部分想法,都只是第3象限的臆想而已。 或许很多第2、3、4象限的项目,也会在产生想法后,在现实中进行各种调研。然而就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Niels Bohr所说:“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让自己做到理性而合乎逻辑”。这种调研常常会变成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而你对一个想法投入越多,就越不容易放弃它。 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爱上自己的想法。 如何避免爱上自己的想法? 可以使用“课题探索”的方法。如其名,该方法重点包括“课题”与“探索”。 “课题”意味着将原来的想法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后退一步,统揽全局,用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这时将发现更多可选的题目,也会发掘更多潜在合作者,他们未必跟你是相同行业,但是却关心相同的主题,从而有机会通过合作获得跨界的解决方案。 “探索”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允许意外收获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发生以及命运的反复无常和变幻莫测。如同创造性的温床,终将酝酿出有创意的想法。
通过课题探索,以某个问题或想法为引子发散挖掘,再收拢聚焦找到最有价值的需求,进而以需求出发,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课题探索需让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其中,不仅能利用集体的智慧,也能让成员对项目更有认同感。若无认同感,则容易仅将项目当成工作而已。 课题探索有如此好处,为何很多新项目会缺乏这种环节呢?除了人们总是倾向快速下结论外,可能还有以下原因: 自信,对个人想法抱有强烈自信,甚至担心为人所知,且不相信探索后还能得出更好的想法; 恐惧,由于天生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应对不可预测性方面的无能,使得对未知难以忍受;尤其是孤注一掷的创业公司,以及不敢坦白自己不知道的公司高管; 懒惰,课题探索需要走出去,需要更多思考。 除了以上主观原因,也存在时间及预算限制,竞争压力等外部原因。 相应的探索心法: 承认无知,健康怀疑,不执着; 容忍未知,容忍错误,要乐观。 为何我们在探索中缺乏如创始人式的伟大洞察? 首先,想法的产生是一个“涌现”的结果,而涌现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为基础。 而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信息的过程。我们与用户的对话、观察用户的行为、查阅资料、与同事沟通,都是在积累信息。 然而,我们并非将所有信息全盘吸收。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视而不见”的情况,像坐公交车时望着窗外,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看到,j2直播,或是跟人聊天时而没有真正听进别人的话。 因为我们体内存在某种机制,可以称它为“习性”或者“心智模式”,它负责快速的判断一个信息的重要性,觉得重要的就积累,不重要的就删除。 而每个人的习性各不相同,别人认为最重要的事,我们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在生活与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习性设定的“自动驾驶”下无意识地行动而不自知。习惯性的自动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接近喜欢的东西,自动对于无所谓的事不予理会。 又是什么驱动了我们不同的“自动驾驶”呢? 在探索中积累的信息,都是我们在乎的,而我们在乎什么,就反映出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欲望,这就是动机。 所谓动机,即我们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 简单的讲,动机可以分为两种极端,利己与利他。大部分人的动机是介于两种极端之间。 常见的利己动机一般是钱、名、权。在产品中即为了变成独角兽赚大钱,为了出名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为了晋升加薪。 这些深层的渴望有错么?没有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