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以为自己只要量够大就一定能够获得价格优势、车源优势的逻辑(很多创业者、甚至投资人都是这个逻辑)也被这一类项目的现实给证伪。最粗暴有效的案例就是——某车网号称有50万辆车的销售,结果也未能获得主机厂商的一级经销商资质。 2、第二类看似好像能掌控场景,实际滞销、库存车型直接面向C端,自身也无路径消化,反而自取灭亡。自建线下店面的逻辑更是不好理解,一是店面本身就产能过剩,大多数的4S店处于死亡的边缘,你能多优秀与趋势作对?二是你直接跟4S店形成竞争,但荒谬的是你的车源却来自竞争对手。 同时第二类还很难解决获客的问题。“烧投资人的钱博买车人的心”的广告发明者,倒也是敢言真话的创业者,虽然这让徐小平老师都公开斥责,雷的不要不要的。 认真思索这些模式你会发现本质上都是唯“C端论”,流量逻辑,更本质上是纯互联网思维,更更本质上是照猫画虎。 引流类型的很好理解,通过软文、驾测评、团购等多种形式吸引潜在消费者,然后流量变现,重点是如何制造流量。 但是引流类型依然存在着购车价格不透明、到店后的捆绑销售以及购车流程体验不佳等诸多客户不爽的现象,导致部分创业者就想到了自建线下,号称重塑客户购车体验,解决汽车离不开线下的问题,实际是把在普通消费品电商的逻辑照搬了过来。 因此都是在围绕“C端”进行不同模式尝试。 错也就错在了这里,大家都知道“维度”二字,汽车与其他产品有很大的区别,他的电商化的路径需要维度突破,在同一维度中的不同角度的尝试只能是隔靴搔痒。 就好比二维世界的人永远不理解三维世界,三维空间却能轻易的看出二维空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错的根本原因——汽车电商实质上是个产业互联网! 当你思维聚焦到产业层面时,你会发现C端存在的很多问题其实是产业问题,不从产业高维度出发,C端问题永远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治标不治本。 纯互联网思维和产业互联网,投资人都很清楚这两个对应的思维体系是天壤之别的。 有人可能很难理解,会说面向C端的电商都是互联网思维主导的,如淘宝的服饰、京东的电子产品、当当的图书以及各类化妆品电商等等,怎么到了同样面向C端的汽车电商就成了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不应该是B2B、SaaS等方式来做的吗? 说的没错,到汽车这个领域那可就真不一样了! 也就真有人有同样的思维,所以那些错了的汽车电商也就真拿到了投资人的钱,实际上80%以上的投资机构都不具备对汽车电商领域的真正判断力。 有可能汽车是唯一一个面向C端却需要用产业互联网思维来主导的电商品类。 这里提示一下,有些模式,比如京东,会涉及产业方面的考量,但她的最核心的考量点是C端的用户体验。这和以产业思维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有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质的区别。 举个例子,从C端、4S店、主机厂三个不同角色的诉求所思考出来的商业模式有着质的区别,开奖,挺多有点形似。 仔细想想这些项目是不是——大多数是从C端痛点出发,全力以解决C端痛点为商业价值立足点,所考虑到的4S店也无非是为了降低C端痛点而服务。 而投资人要做的就是去形、去概念、去命题,直视本质。 在所有汽车电商项目中无一团队真正考量“主机厂”这个名词,只有个别创始人提到“目前没有哪个主机厂会给任何一个汽车电商进行一级授权”。所以就会本能的认为自己能做的事也只能在C端。 这也是缺乏对汽车产业系统性的认知,同时又受互联网思维蛊惑的体现。 任何一个做汽车产业的人都知道主机厂在汽车产业中的分量,就如同心脏在人体中的分量一样。 主机厂商不仅生产汽车,而且高压的商务政策严控销售渠道。 试问哪个产品的销售必须要有生产端的强势授权?试问哪个产品的管理是生产端直接把控到终端店面?试问哪个产品的销售是生产端和销售端直连的?试问哪个产品的售后服务及利益最为复杂? 服饰?鞋帽?电子产品?化妆品?唯有汽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