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敬钘 本文作者常敬钘,中骏资本投资董事,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科背景管理学硕士。先后就职于鹏华基金、华创投行总部,主要从事互联网与新兴科技的研究和投资,偏重应用趋势,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原文发表于知乎,授权小饭桌发布。 至少从五年前起,新车电商领域的各类创业者不断涌出,也有不少投资机构在这一领域下了重注。 然和大多数互联网巨头、汽车产业人士以及投资大佬等的交流中,大家都常感慨——汽车电商那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成功的? 甚至有些知名美元基金或者国内一线的人民币基金直言不看汽车电商了。这得伤的多痛! 这么一问也不难理解,回看中国电商史,无论是PC、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是衣饰、鞋帽等普通生活用品,都有做的非常不错的巨头,唯有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电商命运多舛。 同样作为这个时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实际上国内不乏这一领域的创业者,也不乏大量资本的支持。创业者们也不乏勇气、魄力者,资本们也不乏财大气粗、豪掷千金者。 然而与众多项目起步时的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甚以颠覆者、革命者自居的鲜明形象对比的是:他们不仅没有触动传统汽车产业的一根毛发,反而自己却一步步的走向灭亡,或在资本的支持下苟延残喘着。 事实听起来确实滑稽,但更让人深省。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一个字——错,都错了!错了的怎么可能成功也就自然而然了。 取这么个标题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只是为了同仁能更清晰的认知、更彻底的思考汽车电商的未来。 关于新车电商的各种研究层出不穷,模型与理论五花八门,实际上根本称不上研究,大多是居于表面的分析而缺乏深度思考,或者只是布个赛道、压个选手。 也有人曾经提出过“新车电商是个伪命题”,其实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直接否定了新车电商的可行性,属于典型的只看到问题却不探讨实现路径的“看客心态”。(本文和这类观点有本质区别) 那么究竟哪里错了,怎么都错了,为什么会错,正确的又该如何?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现在所有涉及汽车电商的类型。 1互联网巨头——阿里、京东等 依靠自身强大流量,代运营模式,车型多为电商定制版,现陆续转做汽车金融。 2垂直汽车媒体——汽车之家、易车等 依托垂直人群,购车券模式;直营—易车特卖、汽车之家“车商城”,实际只能拿到滞销车、库存车;这里提一下,这两家对汽车电商一直不死心,经过多次尝试。尤其易车,号称自己离交易做近,做了“惠买车”,不仅存在主体互搏,还离交易差的太远。 3团购、试驾等切入——团车网、小马等 本质上也是为了获客。 4自建线下服务体系——要买车、一猫等 试图掌握交易场景,实际遭到经销商的抵制。 5重资本锁定车源——车风网、其他特卖网站等 试图突破4S店对车源的束缚,结果买来的是滞销、冷门车型,自身都难以消化。车风网已经作死。 6厂家自建电商平台——上汽“车享网”等 作困兽斗,只为自身体系服务。 看似种类繁多,实际本质上只有两类: 一是纯信息引流型,汽车之家、易车等,团购试驾等模式只不过是升级版的引流方式,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点服务。如果汽车之家、易车是1.0版本,那他们顶多是1.2/1.3版本。 二是试图突破车源、自建线下,重资本、重服务,号称让价格透明,让购车体验更卓越。 逻辑分析: 1、第一类离交易太远,根本不具备场景掌控力,也就不具备场景的变现能力,汽车金融、保险等也就只能想想。甚至团购形式还获得了来自主机厂的抵制(某前三大汽车集团明确要求旗下的4S店禁止以团购等变相形式合作,以防破坏价格体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