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贝姆满不在乎地在今年发布了一个元分析,这一元分析涵盖了90个对他原始实验的重复检验。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总体而言,他之前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坚实的支持。这场争论将何去何从?如果贝姆的理论没错,你应该已经预知到了答案。 7 社会神经科学中的虚假相关性 那篇最初用了挑衅性的“社会神经科学中的巫术相关性”作为标题的论文在印刷发表前先在线发表了。题目里的“巫术”(Voodoo)是指“不存在的”或者是“虚假的”。 爱德?乌尔(Ed Vul)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50个研究,这些研究都把脑的局部活动跟某一方面的行为或情绪联系起来,比如称前扣带皮质的活动和被拒绝时的感受有着高相关性。乌尔和他的团队认为,出现这种高相关性是因为研究人员使用了不恰当的分析手段——他们先找出和特定行为有关的一个区域,甚至只是一个点,然后只在这一块区域上进行后续的分析。这就跟用咬了一口的食物再蘸一次酱一样不合适。
爱德?乌尔炮轰一些脑部活动与被试行为之间的虚假相关性。图片来源:neurocritic.blogspot.com 许多在该文中被批评的,在社会神经科学领域做研究的脑成像科学家猛烈指摘了这篇论文。一篇反驳他们的文章的作者说:“由于糟糕的推理、统计错误和取样误差,他们(指乌尔及其团队)得出的一些结论是不正确的。”然而,人们对成像神经科学领域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顾虑并没有消散。例如在2012年,约书亚?卡普(Joshua Carp)发表文章说绝大部分的成像研究论文根本没有提供足够的实验方法细节,使得其他研究者无法去重复检验他们的工作。 8 基尔希抗抑郁药研究 2008年,在英国赫尔大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欧文·基尔希(Irving Kirsch)对提交给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所有抗抑郁药物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无论这些数据是已发表的还是未发表的。他和同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对于绝大部分患有轻度或中度抑郁的患者来说,和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展现出作用并无临床上的意义。这些结果带来了诸如“抗抑郁药无效”这样的报道,也让那些常常担心抗抑郁药物被医生开药过量的人们感觉找到了依据。
抗抑郁药不比安慰剂有效么?图片来源:placebocures.com 不过,情况并没有一边倒,反对的声音出现了——其他专家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分析了基尔希的数据,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另一个小组做出了和基尔希相似的结果,但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结果表明药物比安慰剂有效得多。基尔希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发表文章说:被普遍使用的抗抑郁药物非但没有治好抑郁症,反而可能让人们在生理上变得更脆弱,使他们之后更容易抑郁。” 9 后天教养的迷思 已出版的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的书籍多得可以塞满一两个大型图书馆,大家都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她在1995年发表的一篇富有争议的论文中说,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随后,她写了两本畅销书:《教养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和《基因或教养(No Two Alike)》。在2007年给英国心理学会写的研究文摘当中,哈里斯提供了一些证据来支持她的主张:“(平均而言,)和那些被相同父母抚养长大的双胞胎一样,被不同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双胞胎也有着相似的人格特征;虽然被同样的父母抚养长大,但是被收养的孩子跟他/她的兄弟姐妹在性格上却不相似;移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有着父母移民后而非移民前国家的人格特征。”哈里斯有很多强而有力的支持者,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她的观点也引来过暴风般的争议和批评。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在哈里斯发表《教养的迷思》后跟美国《新闻周刊》说:“我为心理学感到难堪。”
电视剧里的“虎妈” 来源:影视剧截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