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拉动城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撤并显然承载了县级政府更多的非教育意义 关爱体系科学建构的经验信息,多来自于被媒介公开描摹而被话语定型的部分留守极端个案 在这套成人世界关爱体系南辕北辙的持续性实践下,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可能陷入越被关爱却越规训和抗争的痛苦中 --- 2.7亿的中国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受制于内在的经济因素、社会资本以及外在的公共政策,开奖直播们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会针对是否携带子女入城就学作出不同的家庭决策,进而产生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到2015年,中国共有流动儿童约3600万,占全国儿童的13%,留守儿童约6100万,占全国儿童的22%。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为1.38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和农村留守儿童数已分别达1294.73万和2075.42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总数已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这是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群体,开奖直播们的父母加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自发的劳动力迁徙大潮,使中国这个庞大的落后农业国家,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成为制造业和数字化的世界性大国,GDP增长幅度全球第一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难以忽视的是:近1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所孤独承担的情感负债和社会软肋。 近年来,诸如“流浪儿垃圾箱死亡”“乡村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校车事故伤亡惨重”“留守儿童弑杀乡校老师”“留守女童被性侵”“乡村孩子组建帮派形成类‘黑社会’”等一系列屡屡刺激社会敏感神经的公共事件频频发生,并引发社会舆论对这1亿子代展开集体反思。然而在反思的背后,却只能展开技术性的修补和改善——作为经济高速推进中不可避免的制度性衍生,可以预见开奖直播们将引发的社会问题,将在中国版图上长期持续存在。 各级各类政府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谓不重视,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实施,并督导强化落实的各级政府关爱服务项目和关爱服务社会购买项目不可谓不丰富,关爱指标也不可谓不细致,然而,关爱效果却总是不够理想。 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5CSH012)持续深入底层乡校,试图把脉和反思这套关爱体系的脉络,探寻西部寄宿制学校中底层孩子们的日常微观生活世界。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全国农村寄宿生群体规模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承载主体。根据教育部规划司2011年统计数据: 2011年全国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到52.88%,16个省初中生寄宿率超过了50%,6个省超过60%,西部12省区明显高于全国,整个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率达到34.30%,其中,初中学生整体寄宿率达到62.36%,小学生寄宿率达到19.65%。 寄宿制学校是如何占据了农村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关系紧密。新世纪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中央——地方政府“双强”撤并阶段(2000年到2005年)在该阶段中,一方面,为加速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央政府在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基础上,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等系列文件的颁布为标志,作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大规模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此处尤指“县级政府”)在“以县为主”的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加速推进本县域内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从内部动因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缺位和人员编制紧张的双重困局,倒逼县级政府不得不加快压缩教育行政管理幅度和节约教育行政成本,进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约化整合以求形成可视化的教育规模初步效应;从外部动因来看,国家层面设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进一步刺激县级政府加速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在中央——地方政府“双强”撤并阶段,全国小学数从2000年的55.36万所锐减至2005年的36.62万所,小学在校生数从13013.25万人减至10864.07万人,专任小学教师数从586.03万减至559.25万;全国初中数从6.39万所减至6.24万所,初中在校生数从6256.29万人减至6214.94万人,全国初中专任教师从349.21万人减至328.69万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