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悲催地赶上了中国限制产能扩张的不利政策环境,但仍然坚持一试。选择了有宏伟梦想但却无产品和技术支撑的陕西通家作为合作伙伴,试图通过双方的最大公约数——新能源汽车来撬开中国政策大门的一点缝隙。于是“聪明地”紧跟江湖一哥大众汽车的打法,先不明确合资公司未来产品的规划,仅仅研究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行性,向监管部门表达合资的愿望,再依据反馈来修改商业计划。 至少,双龙和大众一样,在不断揣摩和测试中国汽车合资政策的走向,一旦发现如果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资存在缝隙的话(例如2016版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可能出现的放松新能源合资的可能),便迅速跟进,正式签约。 从这一点来看,双龙无疑是聪明的。即使将来合资走不通,对它也没什么损失。 每日更新各种有关新能源汽车资讯,欢迎各位扫码关注玩转智能汽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x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