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到的视觉化语言、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在用户被动的情况下降低认知门槛,那聪明如你应该会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手段使用户从“被动”构建转化成“主动”构建的状态,岂不是更能使文案传达进用户心智?没错。那,如何让用户从被动到主动转变呢? 04、我们从己方视角转变为用户视角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基于“自我”构建,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想让用户像溜滑梯般轻松的解读文案,那我们就必须将“自我视角”语言转化成“用户视角”的语言。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对于大部分人,撰写文字时的直觉习惯也是基于“自我视角”出发的,这样表达出来的内容在用户看来,往往是很难引起他的“注意”;毕竟,这个世界压根就没人会关注“与我无关”的事情。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随处可见那些处处从自身视角出发却从未考虑用户视角的文案: “某IT企业:连续五年被评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某品牌手机:四摄3D拍照,安全加密芯片/某品牌笔记本:精致简约机身设计,防炫光高清屏……” 这些在厂家看来多么骄傲的特点,在用户看来就一句话:与我何干呢? 很多时候我们把产品当成了全部,而非用户完成某个任务的一个环节。例如你是做专门做健身教学视频的,一定会发现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火爆,真正对用户的改变也有限。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因为从你的视角看用户,是这样的:
这种思维的逻辑在于——我们生产健身教学视频,然后把视频推广给用户。但水伯多次讲过如果从用户视角来分析,你会发现真实的逻辑是这样——你所生产的视频,只不过是用户完成某个任务的一个环节。
用户要完成“健身”的任务,需要多个环节同时存在,才得以成立,比如必须有个让他们产生动机的来源,必须要制定健身计划,要有视频等方式教他们学习,他们要自己去做,接着还要有反馈。而其他环节不够好的情况下,你单纯提供“健身视频”,真实的市场价值也就不高了,用户因为没有持续动机和反馈,而且懒得自己做计划,根本坚持不下来。 所以后来KEEP这类APP软件解决了这个问题,KEEP等APP可以让人产生动机(比如有美好身材照片的诱惑)、帮助你健身计划,提供视频,还提供反馈等,让健身形成了完整的链条。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成功都是有整条的环节构成的,在其他环节存在局限的时候,单个环节的投入几乎毫无意义。那,我们应该如何写出“用户视角”的文案呢?诀窍就一句话: 产品的初衷究竟是解决用户的哪个切身之痛,这个问题高频发生的情境是怎样的?然后把情境用视觉化语言(结合实际情况用上比较、分类思想)表达出来。 产品的初衷究竟是解决用户的哪个切身之痛,这个问题高频发生的情境是怎样的?然后把情境用视觉化语言(结合实际情况用上比较、分类思想)表达出来。 再如,某品牌的枕头,广告文案是:”来自泰国的乳胶枕,果冻般的质感” 这又是典型的自我视角文案,泰国的乳胶怎么了?难道还自带一股榴莲香味么?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个枕头的核心是主打“舒适睡眠”。那我们从用户视角看,睡眠不好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身体疲乏、精神不集中、加速衰老等等。所以,如果产品的核心目标用户是女士,我们可以从用户最在乎的问题——“影响外貌”入手思考文案: “一夜沉睡,找回婴儿般的肌肤” 而如果目标用户时男士,那么他们最在乎的通常是工作成就,那么你的文案可以切换至: “刚到中午,一天的工作竟已做完。乳胶枕头,定义深睡眠” 结语 1、任何文案,其最终目的无非就两个: “在用户心智中改变对某物的态度(比如从无感到好感到迷恋)/促使用户做出某种行动(比如购买、关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