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社区。集媒体、社区、招聘 、教育、社群活动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经理。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专栏作家 @李少加(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 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那些经常运动的人,无论男女,大都精力充沛、皮肤光泽看似比实际年龄年轻N多。 然而,对于当下“生命诚可贵,颜值价更高”的年轻人,为何大都宁愿把时间花在朋友圈、煲剧、游戏、发呆上都不愿抽点时间去运动? 又比如,大伙儿都知道:经常阅读、思考,假以时日就能让“工作能力大飞跃,买车买房不是梦”;但只要咪蒙跟笔者公众号的推文同时到达你手机时,你却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咪蒙…… 如果你“不幸”运营过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使用产品带来的效果时,一定会很痛苦地发现:大部分用户情愿选择那些“看似有效,实则无用(甚至有害)”的产品,却把你的好产品晾在一边。最典型如培训类产品、书籍、营养保健品,最受欢迎的、最畅销的都更像快餐。 当然,如果说这一切是因为“用户傻”、“用户好骗”导致这一切,那么作为从事这些行当的人至少可以“输的明白”了。 但最让人崩溃的是—— 用户不傻,用户心如明镜(却依然做出了“差决策”)。 正如: 吸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既不酷也有害健康,但依然毫不犹豫的点上一根; 熬夜的人也知道,熬夜等于跑步进入更年期,但依然每天晚睡……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当我们运营推广各种“非立马见效”的好产品(比如运动类产品、教育类产品、深度内容类产品)、好商品(比如护理保健、老年理财保险)时又该如何突破这个诡异的魔咒? 又或者当我们个人想要改掉生活中的“恶习”,是否有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一、我们都是穿着西装革履的大猩猩 神经及行为经济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给实验者两个选择: 马上得到50美元 一年后得到100美元 如你所料,大部分选择1。 当然,从理智的角度讲,除非通货膨胀率提升几十倍,否则2才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有趣的现象还在后面,再给实验者两个选择: 一周后得到50美元 一年零一周后得到100美元 此时,大部分选择了2。 这是咋回事? 仅仅是将“即时好处”延迟一周,其他条件不变,就让人们变得“理智”了? 心理学新兴的表征理论——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很好的说明了这个现象: 简单来说,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反映程度(价值感知)不是取决于“客观大小”,而是取决于这件事物与我们的心理距离。 而“时间距离跨度大”、“空间距离远”、“社会距离远”等因素都会显著削弱心理反映,进而影响价值感知。 上述实验显然是因为“时间跨度”显著的影响了我们的心理距离。 换句话说,一年后获得100美元这件发生在未来的“好事”在我们心理是“抽象”的、难以度量的,而“马上”获得50美元却是非常“鲜活”、价值明显的。 所以,某句大众喜爱的鸡汤: “时间能抚平一切伤痛”是有科学依据的,但它还隐藏了一句话:时间还把未来的收益一并抚平了。 从进化的视角看,人们极大的抬高“当下时间距离”的权重而轻视“未来时间距离”的权重,这是符合原始社会的丛林环境的: 毕竟,当一只剑齿虎突然从树林中跑出来时,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抄起身边的武器”或“拔腿就跑”。 而那些偏好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始人也许还在深思“是否能驯服这猛兽像狗一样狩猎……”的时候,就”咔哒”一声进入猛兽肚子了。 也就是拥有这类“偏好未来利益”的特殊人群并没能将他们的基因保留下来,而我们都是偏好当下利益的原始人的后代。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上述各种现象: 比如,人们知道熬夜不好,但还是喜欢熬夜的问题: 熬夜获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即时享乐(通常熬夜都是在娱乐) 而不熬夜获得的好处是:比同龄人更年轻、更貌美、更健康,但这可能是三、五年之后了……若干年之后的事情,who TM cares? 把“熬夜”换成“吸烟、吃垃圾食品、刷段子”套在上面全部成立,此处不赘述。 所以,不是用户傻、也不是用户贪心,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我们头脑的进化程度远远赶不上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我们的“心理距离直觉”能很好的适应丛林环境,却无法很好的应对郭敬明、美女网红、抽烟喝酒打游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