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刘强东提出要做京东自建物流,投资人一个个面有难色:自建物流烧起钱来像个无底洞,京东手上还有多少资本可挥霍?自建物流要长期投入,什么时候能开始盈利?这笔账越算越糊涂,刘强东却执意要做。 就在两边拉锯战的节骨眼上,高瓴资本的张磊为刘强东的“梦想”买了单。他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只看中了一条逻辑:一旦给用户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极致配送体验,由奢入俭难,他们就很难再离开了。 在近日京东最新披露的17年首季财报中,净利润3.56亿,公司实现全面盈利,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回应,当天股价上涨7.7%,市值破550亿美元。只差一个涨停板,就超越百度,成为互联网新三角TAJ。一连串数字,替“固执己见”的刘强东给了投资人一个有力的答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京东在一季度兑现的成绩,来源于长期坚持的品质电商路线。今天皓哥的这篇文章将深度分析京东最新财报,并探讨其未来是否仍有增长空间。因为我们相信,比起单纯地感叹罗马城之大,拆解建造城池的砖瓦,理清其发展逻辑,聚焦于勾画未来蓝图,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受益于品质消费的崛起,一季度财报很靓 京东Q1季报中,净盈利3.56亿与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Non-GAAP)净利14.37亿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前者一次性计入了6.13亿的员工股权激励、投资并购无形资产摊销的4.43亿,还计提了2.2.亿的投资损失,因此,Non-GAAP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的经营盈利能力。 我们快速回顾一下京东财报的几大亮点。 1、收入增速超预期,京东的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实现历史最佳,当季利润超过去年全年。 净营收:2017年Q1为762亿元,同比涨41%,高于上季财报指引上限2.6%,高于市场预期3.6%,也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行业平均增速9.5%。 分业务类型:平台业务占GMV比重是41.4%,同比增速43%,增速逐渐趋近于京东自营业务(42%)。 毛利率:2017Q1毛利率(non-GAAP)为16.1%,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自营业务毛利同比改善1个百分点。 开头我们已经提到,收入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京东对品质电商的长期坚持,最好的用户体验能黏住他们的持续消费。同时,消费升级下新中产崛起也是重要的驱动力,据研究,月均收入过万时,消费者对单笔消费支出低于100元,即月收1%以内的商品消费不太价格敏感。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京东的百货品类猛增,用户对高频低价的快消品类的消费升级意愿是更强的,同比增长48%,占GMV的比重也近50%。 平台与自营两种业务类型增速逐渐趋近,外界猜测是因为京东流量向自营倾斜,实则不然。随着消费升级,用户会倾向服务体验更有保证的自营物流配送,而财报披露,平台业务中仅有20%的订单走京东物流。消费者主动选择更好的服务,才是平台业务放缓的原因。 2、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物流成本费用率7.67%,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每订单履约成本12元,比去年便宜1元。 市场成本费用率3.56%,同比改善0.36个百分点。 我们观察到,得益于规模效益的显现与客单价提升,市场和物流成本同比显著下降。尤其是物流成本下降,也打消了市场对京东持续投入自有物流,导致成本提升的顾虑。市场成本走低,直播,主要还是因为Q1的市场活动不太多,有可能在二季度会回升,因为Q2京东要憋大招搞618大促。 3、运营现金流持续改善,应付账款的帐期提升,体现京东的议价能力和行业地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