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老司机,最近两年网页游戏的广告充斥着所有人的浏览器,而且请的基本都是一二线明星做代言,如今的页游市场究竟有多大,这种页游公司花了多大资金能够请到各种大牌明星?而且明星真的不担心代言这种低劣页游会掉身价吗?如今做页游的真的如此赚钱? A: 在广告行业,「代言」是一个很大的定义,它涉及到经纪团队和合作企业的深度磨合以及价值交易,双方品牌分担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在你所举例的这类广告视觉,基本上都只是明星肖像权的分销,其价格不会比「让明星转发一条微博」高上多少,属于明星在接近零成本的条件下挣外快的选择。 简而言之,就是页游公司付笔授权费(多为七位数级别,谈得好的话可以低到六位数),然后就可以拿照片抠图了,再用Flash加些衣袂飘飘、电光火石的特效,就可以出街了。 当然,像张卫健、林子聪这些过气港星热衷于成为《xx传奇》的专业户并配合在绿幕前摆Pose录视频,就纯粹是为了躺着捞钱喽。 页游曾经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市场,但那是手游爆发之前的短暂夹缝,因为正好赶上腾讯转型开放,把QQ全系流量都做了外部接口,导致「赶上趟儿」的页游公司抓住机会,流水每个月都是百分之一千以上的增长,最后上市的上市,卖身的卖身,结果都是美滋滋的。 最疯狂的时候,页游的市场规模甚至威胁到了二线端游厂商,加上曾经昙花一现的社交游戏(开心农场这类),打出了「三分天下」的豪迈口号。 可惜2013年之后,这三大势力都懵逼了,因为没想到手游的增长无论怎样都挡不住,像是蓝港在线这样的公司更是几次转型,把全部身家都赌到了趋势判断里。 当然,由于人口存量和海外增量的关系,页游市场目前仍然是微量增长的,由于页游既无客户端又无下载渠道,所以它的好坏全都取决于发行能力,那些头部的公司因为掌握有流量采买的资本,占据的份额会是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整个行业对于新公司不太友好。 2015年的数字,排名第一的页游公司37游戏的开服数量是4.2万,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它平均每天有100多组「新服」上线,这就是页游的本质玩法,套皮、滚服、冲量、机器人陪玩、引诱土豪,看上去很粗暴,但是内在运营方法相当严密。 《花千骨》的IP页游全年流水我记得好像是三个亿人民币,这就是第一梯队的页游的吸金能力,跟热门端游或者手游相比,绝对值肯定不够看,但是页游的研发成本几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计啊,利润率才是页游的生命线。 Q: 你所听过的身边有人一夜暴富和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真人真事,可以分享下吗?并且分析下快速暴富的这类人一般有什么性格,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在哪个行业? A: 财富研究公司Wealth-X在2015年年底有过一次统计,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人数,全球总共有2473人,其中377人从事的是金融业,317人从事的是工业集团,141人从事的是房地产,122人来自继承或非营利渠道,120人从事的是制造业,114人从事的是科技行业。 同时,根据瑞士银行的估测,亚洲每三天就诞生一名新的亿万富翁,而该地区65%的亿万富翁集中在中国。 以上,是所谓顶层分布的客观数据。 然而,若论一夜暴富——即使我们排开字面意思,将财富增长的时间拉长到数年——最为显著的人群莫过于「拆二代」。我不赞同将这类新贵视为「不劳而获」的幸运儿,持有房产和持有股票在资产层面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依靠股票挣钱是合理且值得尊重的,那么依靠房产——无论是增值转售还是拆迁补偿——也同样不应受到另眼相待。 但是最容易流失财富的,也是这群人,或者说,一切对于财富管理缺乏基本能力的人,都很难真正长期保持财富的使用价值,我有一个关系相当不错的高中同学,家里多套老宅遭到拆迁,最后拿了八位数的补偿款,汹涌而来的幸福实在过于突然,钞票从此只是数字工具,亲戚上门借钱连欠条都不需要就能拿走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主要看他家那天的心情——的现金,结果很快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陷入坐吃山空的境地,在发现户头只剩一百来万的时候,顿时惊醒,把一辆顶配的宝马7系和一辆捷豹XJ在二手车平台卖了,到处去找亲戚撕逼索债、还差点在动手时闹出人命,最后也是落得一地的鸡毛蒜皮,非常憔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