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当然没有讲到这一层,他更多还是集中在小米手机上。但我们想一想,如果澎拜与MIUI深度整合,再与其他行业伙伴合作,形成一种交钥匙的方案,也许会有更强的效应。 据说,这个阶段,小米MIUI赚钱很多,已经渗透许多智能终端,尤其小米生态。我还是有这种强烈的预感。雷军虽然继续集中谈手机,但澎湃的意图不可能只为手机而生。智慧家庭、物联网未来都有可能实现更多渗透。 我们当然还是要回到手机层面看待澎拜。最后,我想让读者看到,这颗SOC方案的布局路径,其中里面有一种“赛马”技巧,涉及产品策略、性价比、隐蔽的毛利诉求。 有人早就注意到,当天推出的小米中端手机小米5C,用了澎湃S1,而另一款红米低端产品,用了高通产品。 你可能立刻想到雷军当初与高通、联发科博弈的策略。红米2013年销售大火爆,可也让联发科一边狂喜一边紧张。因为它的高端MT6589T被用在红米这种所谓低端产品中,可能抑制它家处理器寻求高端布局的用心。据说联发科一开始确实有些恼火,但是后来就理解了小米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的用心:小米虽然也谈低端、高端,但从来不是体验与品质的区隔,也不是价格的区隔,而是性价比的结合。 联发科所谓高端处理器被小米“错配”,促成了红米系列的成功。至今红米仍是小米的出货主力。 你能体会到,这里面也有小米品牌的塑造用心。 澎湃S1诞生,并没有定位于所谓低端,而是中端产品小米5C。这里面不但有品牌诉求,更有性价格与毛利的诉求。 因为,小米知道,澎湃S1不是来跟高通、联发科打架的。雷军说,小米不是来跟高通、联发科在芯片行业竞争的,而是要做好产品体验。 在芯片维度上,论综合实力,它确实不可能是高通、联发科的对手。单说运营成本,人家都是几亿几亿的发货,你一个小米,去年总出货不过4000-5000万部,单款产品也就是千万级,怎么可能能够驱动芯片业具有更高的成本效应。 当然我们要祝福小米5C大卖,但现实估计,总量不太可能超越红米。这里的尴尬是:小米5C越是大卖,小米会亏到哭。 因为,处理器研发前期投资,澎湃的成本,都贴不回来,卖越多亏越多。小米明白中高端产品出货绝对数量有限,所以才更愿在高端产品上布局。而高通的芯片方案,成本效应更具实力,将它们用在自己追求出货的低端产品上当然更经济。 这里面就有毛利的差异。当然,至于说到品牌,跟刚才提到的一样,小米对澎湃当然也有更高的期待。雷军说,未来会用在旗舰产品上,只是道路很长。他甚至提到了10年之久。我相信是谦虚,开奖,但至少说明他有某种韧劲。 其实华为也是如此。麒麟诞生后,它也是用在自身中高端产品上,将高通用于低端产品。 “我们做芯片肯定还是在芯片领域是有追求的,第一代我们定位成中高端的话,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做法,入门级国内已经做得很好了,入门级跟小米自身定位不符,所以我们一上来就选了中高端,我觉得迟早我们要干旗舰的。中高端的说法不是我们的说法,无论是高通、MTK,他们对标的就是中高端产品,他们把手机芯片分四档,第一档旗舰,第二档高端,第三档是中端,第四档是入门级,其实我们对标的是他们理解的高端,我们理解的中高端,我们对标的是他们六系的产品。”雷军说。 这段里面有很多信息,呵呵。 小米不可能冲击到高通跟联发科的地位。雷军说,处理好跟其他芯片公司之间的关系,对小米来说,“也还是很重要的内容”。 澎湃更多提供了一种产品新选择。当然它涉及到大家不断提到的供应链。不过我所理解的供应链,不是一些人说危机时刻,高通、联发科卡小米的脖子,这种局面是很难出现的。 我所关注的所谓供应链,其实是小米如何借助澎湃再现它创业初期的“效率+品质+性价比”优势上。 澎湃短期可能不会成为小米的利润来源,甚至成本负担很重,但会强化它自主提升产品体验的能力。就是说,小米有了自己的自留地,可以安心打磨未来系列产品,提升体验,并自主决定上市的周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