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3月1日腾讯「芒种计划」豪掷2亿补贴自媒体,随后今日头条成立2亿元规模的内容创投基金。阿里也不甘示弱,4月底UC推出「媒体赋能计划」,豪掷20亿让媒体向天猫商家一样拥有自己的「内容店铺」。而早在2015年底,搜狐自媒体平台就开出了2亿津贴给自媒体人。 抢人大战如火如荼,可几乎是同一批面孔来来去去,平台给出的「诱惑」无非是流量分配、广告分成、现金补贴。在平台「金钱诱惑」下,开奖,自媒体创业圈上演了一出「天下硝烟四起,诸侯广招幕僚,诸子百家争先恐后.....」的群演大戏。 对此,业内人士观点呈两边倒态势:乐观派认为内容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自媒体可以左右逢源。现实派则对平台不「放心」,他们认为固然可以享受平台一时的政策红利,但无法有效解决内容分发效率不高和变现能力不强两大难题。 目前绝大多数内容平台的变现方式是「广告收入+补贴」,在众平台的拉扯中,自媒体人陷入了流量、粉丝、变现的「投机生意」里。头部自媒体们成了最大收益者赚到盆满钵满,但大多数长尾自媒体可能还挣扎在更多品牌露出攒流量涨粉的泥潭里。尝到了补贴的甜头「头牌」们对平台的态度也是「暧昧」,一稿通发「脚踏N条船」成了众多自媒体「头牌们」心照不宣的「套现」手段。 一年过去了,平台真金白银的补贴并未掀起太大波澜,热血沸腾的口号沉寂在自媒体人埋头创作的焦虑中。平台运营,看似轻松实则艰难。 眼花缭乱的内容平台补贴混战中,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已经无法满足自媒体日益强烈的变现需求了,他们需要的是内容服务商。 如果有一家平台能同时为自媒体人提供强大的资金、资源扶持和创作分发的一条龙服务,那就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补贴层面。换句话说,在内容的推送分发、付费/打赏/广告分成之外能提供的「增值服务」才是留住人(内)心(容)的「王牌」,与此同时自己方能活下来。 「内容雾霾」之下,「疯忙到锋芒」还需时间 在流量就是金钱的内容创业浪潮下,自媒体内容生产者为了迎合资本,标题党和虚假新闻泛滥。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差的缩小,让内容创作机构和内容创作者在自由的环境中「疯狂生长」,内容生产打着「泛娱乐」口号滑向了低俗的边缘。企鹅媒体平台对外公布数据显示,仅2016年下半年,平台就扫荡了7000多条谣言。 不少人吐槽,「自媒体人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这其实是在诟病那些自媒体「键盘侠」缺席现场却激情「肆意点评」。可「在现场」并非云淡风轻的事情,除了资金和精力投入,更需要机会和资源,单打独斗或小团队运作的自媒体基本是没有机会突围的。 近期知乎上关于《自媒体在当下内容创业热潮中,如何取得更好地发展?》这一话题,讨论很是热烈。知乎答主「谢熊猫君」:「拉通“事实”与“自媒体”,其实也是平台能够提供给自媒体人的利好。」的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企鹅媒体正在做着这样的尝试,去年6月份长征七号发射的时候便组织了部分自己平台的自媒体人去文昌发射处参观见证了整个发射过程。这种平台利好也许和传统媒体的资源可能还差了不少量级,平台方在平台政策上对于事实原素的倾斜,哪怕再轻微,也是一个好的信号。 平台为作者牵线搭桥,无疑将极大释放自媒体内容生产力。可以说这会是个双赢的良性循环:自媒体创作的环境大幅提升,平台也能在此过程中建立自身优势壁垒,当然最终受益的是所有读者、用户。而当真正优秀内容进入平台流通时,整个生态的商业价值会将达到最大化。 据腾讯公司副总裁黄海介绍,未来平台将开放全网维权功能,通过站内外维权、状态实时跟踪和第三方平台接入等方式保护原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