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独立制片公司会特意为中国公司雇一些华人的雇员。有中国买家来的话会更方便沟通,直播,或者说是更了解中国市场喜爱的片子的类型。它们在选片的时候也会特别侧重中国的口味。”好莱坞独立制片人Eva Cao对36氪说。她曾经担任过华谊兄弟北美首席代表。 不过,中国观众的口味倾向常常让好莱坞的制片人们感到困惑。比如正在上映的《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在北美票房只有43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但眼下在国内的票房已经超过了7亿元。这是一部明显面向中国市场的片子,主演有甄子丹,有吴亦凡,还有曾经在中国创下票房纪录的《速度与激情》主演范·迪塞尔。 “来自其它市场的买家,比如德国、法国,几乎很容易就估算出一部特定类型的电影的出价。他们的观影习惯比较成熟,市场也稳定,买版权的公司总是那么几家。”对比之下,朱东茸经常会讶异于中国买家出手之大方。有一次,他在电影节上看到一个演员阵容一般,类型能够也一般的电影项目,对方出价200万美元,他没答应,隔天就听说这个成色普通的项目已经被中国同行以350万美元买走。 中国买家的出价则要看运气,看竞争对手数量,看充满变数的国内电影市场。 狂热之下,水涨船高 《你的名字。》,票房5.77亿;《机械师2》,票房3.39亿——这两部电影的热闹让2016年的批片故事看上去很美,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同一年还有一部票房只有71.8万元的《国家利益》。除去票房最高和最低,2016年其余的批片票房都在一两千万的区间里挣扎,过亿的片子屈指可数。 刨除支付给中影、华夏发行保底费用和分成,批片买家最终能够从票房中得到的分成比例约为25%。也就是说,2016年大部分买家最终能够从批片中拿到约5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对比百万美元的版权均价,很显然大部分批片投资都低于盈亏平衡线。 买批片的成本,却随着这些明星案例,以及增多的买家不断上涨。 2013年之前,中国买家出的价格通常是影片预算的1%至2%,只需二三十万美元就能买断一部成色不错的电影在中国的院线播映权。这些由独立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成本通常为3000万至6000万美元,虽然没法与漫威宇宙、《哈里·波特》这种好莱坞六大出品的预算上亿美元的超级大片相提并论,但对比国产片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规格。 到了现在,批片的成本仍然在3000万至6000万之间,但中国买家出的价格已经占据影片预算的10%左右,动辄单部百万美元起,千万美元的版权也并不鲜见。因为价格低廉可以批发而得名的“批片”一词,早已在这两年失去了它本身的含义。 发生改变的不止是批片价格和交易双方,还有交易中微妙的权力转移。以前的国际电影节只是个交易双方交流电影项目信息的地方,成交与否得靠电影节之后来来回回的邮件,互相小心地试探价格和意向,通常邮件往来要一个月左右,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而现在,很多项目在电影节当场就拍板了。 被压缩的决策时间造成的后果是违约盛行。因为拿不到批片上映指标,在最后一刻违约的中国买家不在少数。而另一边,版权出售方因为预售不足成本的50%而放弃项目时,除了退给中国买家订金之外,也不再额外支付违约金(通常是订金产生的银行利息)。 除了英文电影,以前很少被关注的日本批片的价格也在上涨。赚得更多的恐怕是2015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这部电影据传版权买断成本在100万美金以下,最终收获的票房达5.3亿元。这直接刺激了中日之间的电影贸易,去年的批片里有11部是来自日本的电影,往年这个数字只有两三部。 前几年之所以日本批片少,与微妙的地缘政治和社会关系有关,影片的上映具有较大不可控性,但眼前高昂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让诸多买家不顾一切迎头而上。 与高涨的热情作为对比的是风险的上升——批片数量的增多,让拿到上映指标的概率越来越低。这成了一场零和游戏。 “你永远不知道它同意的那一天是哪天。” 一位要求匿名的批片从业者对36氪说。国产片可以自己定下档期,韩寒的《乘风破浪》就是在后期没完成的情况下就定下了春节档上映。批片的上映链条则冗长得多。买进批片版权的公司需要先从制作方手里拿到电影成片,再跟中影华夏签订发行意向协议,由中影华夏跟进出口公司申请批片份额,然后再由广电总局定档,版权方没有定档自主权。走完这一套流程,短则两个月、长则四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