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壳 16年中旬 带着一些期许,从2k多公里之外来到了一家中型券商的互联网金融团队,期待着大干一番而且在这里建立UED团队。 然而,第一次梦摔碎的时候就是很疼的。 很清楚的记得在第一次产品原型Demo的会议上,信息技术部的A长当面给我撒了句“在我眼中没有产品经理,只有项目经理”的调论;当时一方面是觉得人可以无知到打自己的脸还感觉不到疼,当然更严重的更深刻的是认识到这里的一股“封建“思想,也就是传统行业的通病- 只要扛起一杆“互联网口号”的大旗,就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要开干“互联网”这块沃土。 混迹1个月后,发现在这里连使用“互联网思维”装逼的人都不多,更何况提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以及“用研”这种渗透认知用户的理论方法。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只有互联网模式的壳,大家都在互联网的边界上游荡、探索和寻找。 从0到1的方法论 2个月后 我看到在这里做互联网的现状是:没有自主开发,没有需求收集和分析,没有产品原型甚至都没有UI设计,更别谈体验设计下的交互和视觉了。有的只是信息技术部的几位项目经理和几家蠢蠢欲动的外包公司,这确也是传统行业做互联网的“潜规则”- 以卖方市场的思维去做标准化的产品制造,也就是你常常看到的基本长成一样的交易、行情以及其他相关低频业务办理,以至于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不断刷新高度。 在现状如此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也只能从最基本的方法论做起了,至少应拉开那样的架势融入点互联网基因氛围,一来就是建立需求说明书(PRD和需求收集卡),二来就是产品原型、交互规范和竞品分析要有,还有就是借助外部力量来建立UI设计规范,至少要把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流程拉通,从需求到视觉产出这几个环节要贯穿起来。 当然从0到1的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我也很清楚的知道起步阶段还是做做X型产品吧。一是团队可以摸索学习点基本的互联网产品理论知识,至少在做产品前学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在什么场景下为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关于再小的需求问题都一定要想的够细致,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多问几个为什么 至少要掌握Axure、Xmind等几样工具,在画原型之前要非常清晰的用思维脑图将信息框架展现出来,原型上的交互注释要足够的明确 清楚的知道优化产品的基本流程,从需求调研、功能数据分析到重构产品框架和信息层级,确定一致性视觉并用产品色表达产品定位。 学会总结和永无止境的自我脑补,以前填过的坑就尽量不要再去跳了,跟上互联网知识的更新频率 二是,对产品设计有个基础概念后再去打磨Y型产品,从1延展到N的过程就相对比较畅通了。 无技术,不产品 6个月后 我们在微信上去探索了一款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强产品型平台,产品上线后用户体验的问题也被暴露无疑,遇到的最大一个问题是:这个平台是多家外包服务商联合来开发的,所以系统间的无缝交互体验做得很差,在交易层级上的路径和交互过长过多。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缺少多账户整合和单点登录,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一户通”平台(通过将用户所有的账号挂在一户通号下面,前端接入用户的社交账号、手机账号等实现账户整合、资金视图展示以及账户分析等应用的延伸)。当然,第一版上的前端稳定性和访问速度也相对较差,归根到底还是开发质量的保障和自主开发实力的增强是个棘手问题。 无技术,不产品。这也是传统行业的一种硬伤, 薄弱的自主开发力量,大部分都是以“丢需求”的方式外包化,但技术绝对是产品最坚强的后盾。 三分产品,七分运营 8个月后,我们开始碎片化运营 一款成功的产品都遵循了二八定律,即20%的靠产品设计,j2直播,80%的要靠产品运营。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和反馈用户需求,提取这些因素注入到产品的优化迭代中去,打磨2.0、3.0…… 而传统行业最缺少的内容就是“懂”用户,真正的去关心和认知用户,缺乏和用户打交道的经验。 内容运营不是简单的发流水式的图文,需要思考叙述的口吻、字体、字号、颜色、排版、情感设计、互动设计等; 活动运营更不是为了活动而做活动,需要设计一套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流程设计、原型设计、目标与预期等。 前面之所以说是碎片化运营,就是我们缺少运营体系的规划、指标的量化和效果的评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