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虽然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它的研究思路及工具主要还是从自然科学过渡而来,因而李少加认为本质上还是属于自然科学思维。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现代绩效管理工具KPI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效力,但你说它是最好的么?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在没有特别大的矛盾之前,人们是没有动力去主动构建全新的体系的。 但在互联网时代之后,人类社会有三种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个体意识的觉醒 社会关系从中央集权向扁平网状转变(如下图所示) 员工与企业的“雇佣关系”严重抑制员工价值的施展
那么,当下的KPI到底在哪些方面与这些新型社会关系剧烈冲突呢? 这些年互联网商业一直倡导的精益创业思想,这是个不错的思想,但关于精益创业如何管理员工绩效的问题,却始终是空白的。 传统KPI存在已严重抑制员工才能的发挥 我们先看几个典型的互联网运营岗KPI是怎样的: 用户运营:日(周、月)均活跃率(权重XX%)、日均增长量(权重XX%)、总用户数月增长量(权重XX%)…… 新媒体运营:每月新增粉丝数(权重XX%)、每日(周、月)推文量(权重XX%)、阅读量(权重XX%)、分享量(权重XX%)…… 活动运营:每月(季度)活动次数(权重XX%)、活动参与率(权重XX%)、活动转化率(权重XX%)、人均成本不超X元(权重XX%)…… 乍一看好像挺合理的,这不指标平衡,有目标、有数据、可量化,对吧? 但是,当我们运营人以这些指标为指导去实施运营工作时,会发觉问题大把大把的有,总结下,深层反映了5点核心矛盾: 第1点,为指标而指标,弱化或忽视了真正要命的问题 比如,很多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核心要务应当是“验证解决方案”的市场价值,而非一味追求用户数等等。 同理,公众号运营也类似:运营人应综合考虑公众号的用户群体、公众号对他们的影响力、权威等等。 如果光顾着粉丝数增长、阅读率、十万+,大家运营的时候会怎样做?显而易见,标题党,追热点,利用人性阴暗面,内容大众化、娱乐化、肤浅化、同质化…… 对,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一个公众号,一次热点也没追,一次哗众取宠的文章也不写,表面看粉丝数极少。但,但是阅读量、留言率、点赞率远高于业界平均值10倍不止。 张小龙经常说的「克制」就饱含这个味道。 但是,将这个公众号“外包”给一个能力跟我一模一样的人,给他定个KPI:月新增粉一万,阅读量均值五千……结果就是,又多了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咪蒙罢了(Excuse me,哗众取宠的文章难度与本文相比实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此外,互联网行业灰色产业链之成熟,造假成本之低是有目共睹的,若KPI逼的一些员工花50%的工作量去实施造假工程,意义何在? 第2点,KPI导致团队应对变化的敏捷度急剧下降 互联网行业,仅BAT就占据了50%的总产值。 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超级巨头外加无数小型团队的二元化行业格局将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周期。那我们说小团队的优势是什么——“船小好调头”。 比如产品核心功能没有切中真实需求,这通常是发布后一两天就能发现的事儿,但如果团队被数据KPI压着,就会出现,产品烂成一坨屎,也得硬着头皮上,于是就有了各种烧钱补贴、扫码送礼。 企业大了用制度管人是无奈之举,而中小型企业动不动就盲目照搬BAT的模式,能不挂么?有句话叫“没有大公司的命,偏要大公司的病”,精辟。 PS:业界(包括非互联网行业)针对这类KPI不灵活的情况是通过“灰度”KPI的方式进行补充,但这只能称为权宜之计。 第3点,数据KPI很冷很无情,缺失对用户的感染力 前面已经说了,时下以可量化的数据目标为核心的KPI绩效制度,本质上是继承了物理思维,说到底,还是把“人”当“零件”用了。这就扼杀了运营人的“人格特质”。 比如:海底捞、四季酒店、早期的小米手机……他们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本质上都是依托员工的人性魅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