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地看到体系的作用,使黎瑞刚的投资策略从来不是今天我们看了好莱坞有哪些电影公司,好像品牌还不错,然后也在出售一些股权,我们就去占一些股权,在华人文化看来,从项目和投资本身,这也许都是合理的,但黎瑞刚的雄心更彻底,也更具革命性,他想要拿到那个根本性的东西。 2015年10月,掷下80亿重金买下中超5年的电视版权,象征着华人文化进军体育产业。两个月后,华人文化投资了有全体育产业链布局、版权、产业管理、俱乐部运营管理板块的CFG,英国城市足球集团。 之所以投资CFG,黎瑞刚看重的是这背后科学化、体系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改变最大的就是曼城。CFG是英国曼城的母公司,CFG接手前,曼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一支二流球队,但CFG介入管理的七八年时间里,曼城获得两次英超冠军。 据《人物》了解,这就使得华人文化对体育产业的介入不光是去高价买球员、高价买教练,它要拿到的是顶级俱乐部的运营体系、理念以及整个配套。黎瑞刚最终想把这套体系用于中国足球,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问题。 当谈到华人文化的最终愿景,黎瑞刚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这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必须对世界要有贡献。」他说。他认为这种贡献,可以是在价值观层面的,也可以在市场的模式方面、市场体系方面。归根到底是大国必须要对人类有担当,要回答一个使命感的东西,那就是大国的文化,这样的一个民族,它对整个世界的文化、文明的演进应该贡献什么样的东西。 黎瑞刚清楚,「我们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东西,因为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局限性,你不可能完全从局限中间拉着自己的头发就把自己脱离出来,但是你至少要做对的事情,你要找到,你要迈上对的那条道路,这条道路可能后面有好几拨人,一代一代地迭代,他们来完成这个事情,但是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愿景在。」 这一切最终为黎瑞刚的商业手笔带来宏阔的格局。 「他能够从很小的东西上面去产生这种直觉,然后做一个判断,同时迅速地在大局层面做布局,大家每次都觉得很惊讶的,你们怎么就做到这样了?」黄俊杰说。 在黄俊杰看来,如果问黎瑞刚在投资和管理内容行业上的最大魅力,那么答案一定是以好奇心和直觉愉快地进入,以体系化的布局迅速扩大局面,让大家看到,「他就站在那儿,然后那个领域可能在未来会成为新的风口或者爆发点。」在他看来,这对于团队而言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做事动力,觉得跟世界连接了。 「怎么说呢」,在电话里,他试图用一个词语总结他的老板,「我想找个准确的词,」他想了想,最终告诉《人物》记者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Follow your heart 黎瑞刚并不是一开始就立志成为商人,至少在198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校友、梨视频CEO邱兵便没有看出这个斯文而有才华的学弟和商人的联系,而且是「这么一个跨了好多领域的」。邱兵回忆,「他也写诗嘛」,「我一直觉得他会变成一个诗人,变成一个很有才的作家或者怎么样。」 黎瑞刚如今是华人文化里年纪最大的一位,多位受访者提及这一点。就连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都会笑着感叹。但接下来,他说起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以前在国有媒体工作的时候,大家给他起过的一个外号,「少帅」,他笑了。 2002年,年仅33岁的黎瑞刚出任SMG(上海文广集团)总裁,是掌管中国重要媒体集团的最年轻的官员,常被同行一边感叹一边嘱咐式地提醒:要想清楚,你到底是做业务还是做官。「我理解他的意思,就是说你那么年轻就到了这么个位置上,你后来做官的路非常非常远大,很多机会。」黎瑞刚说。国有媒体有喉舌功能,而广电系统又有充分市场化可能,这就使得每一个掌门人都要细想自己的立场,是当好喉舌,稳步在仕途上前进,还是大刀阔斧做市场喜爱的内容,但会承担一些风险。对方的提醒意思是:如果要做官,你就不该折腾,「这么折腾会折腾出很多事情出来,你会犯错,有些事情你也会搞不定嘛」,「你得想清楚这件事情」,「做官就是另一种做法」,黎瑞刚回忆。 但黎瑞刚是一个做事的人,作为创投伙伴,也是多年朋友的徐沪生评价这位老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