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试验对年轻人失恋后一个月里的感受进行了密切追踪,研究者发现,每当参与者报告他们对前任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爱意后,第二天他们往往会更难过。相反,如果参与者表示他们感受到异常的愤怒,这就意味着随后他们的痛苦与爱意都会降低。这种规律在最终大抵恢复的参与者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研究者推测,情绪起伏可能真的会防止我们被困在痛苦与渴望的死循环里。 想清楚,说出来 面对分手,一个完全合理的反应是尽量避免去想它。大多数人不想重复分手的细节,他们当然也不会愿意跟陌生人讲这些。 但最近我与同事们在亚利桑那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听起来让人不太舒服的场景可能真的能使人放松下来。我们招募了210名在过去六个月内与前任分手的年轻人,他们尚未从分手的痛苦中走出来。我们要求其中一半的人来实验室接受轻松的测试:九周里,他们只用来两次,每次花半小时答完一份关于他们的恢复过程的问卷。
图片来源:Relate Institute 我们要求其余参与者为我们腾出远远更多的时间,在同样的九周里,他们会来四次实验室。实验内容也更深入,每次持续一小时或更久,包括访谈和问卷上方的生理指标评估(比如监测心率和血压)。 当我们比较两组最终问卷上的分数时,我们发现,恢复程度被高频监测的参与者,会明确地表现出某种类型的恢复方式: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他们更倾向于认同这样的说法:“我重新找回了自我”。在讨论分手时,他们甚至更多地说“我”,而不是“我们”。这种分手后对自我身份的更为明确的认知,也表明他们不再像刚刚分手时感到那么孤独与悲伤了。
拓展阅读: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能在分手后参与一个科研项目,但我们认为,这个项目中的某些方面,是可以在家复制的。 多次来实验室接受测试的好处,也许在于对你的“分手故事”进行多次演练——但前提是,你所处的场景会鼓励你以分析的方式思考你的经历,而不是沉湎于痛苦。因此,如果你正因分手而难过,不论你选择自己消化,还是向朋友或咨询师倾诉,也许最好让自己的想法保持条理,而不是在脑中不停重复令你痛苦的场景。
图片来源: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也许听起来很奇怪,你甚至可能愿意去设想你的整个分手故事在旁观者眼里会是怎样的。伯克利的科研人员们发现,这种所谓“抽离”自我的技巧,能够帮助人们从被拒等沮丧的遭遇中恢复过来。 重复填写一系列的问卷,能让参与者们记录下自己的恢复过程。虽然每晚仍然会为前任翻来覆去几小时才能入眠,但想起几周前还每晚毫无困意,你也许会感到些许安慰。你可以为恢复过程中的关键性指标记下日记——睡眠、情绪、对前任的思念程度,诸如此类——它能帮你发现自己的进步。你也许甚至想要找到一个可以相信的人,朋友、家人或心理治疗师,让他们对你进行评估,他们如果看到你进步的迹象,会提示你。 有策略地避开前任 想要与前任保持联系的冲动可能很强烈。大约有一半人试图和前任做朋友,九成年轻人会以某种方式关注前任的动静(包括在网上关注他们)。 如果你屈服于这种冲动,请记得这样做也许会付出代价。当看到前任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更难过(这一点也不有趣!),而且还会更爱前任(这可能会很有趣,但对你从分手中恢复过来毫无助益)。甚至连网上聊聊天也是有害的:在Facebook上窥视前任会导致悲伤和思念,并不会帮你实现个人成长。
“我做过的最好的事儿,就是停止了视奸我的前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