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十万块买马伯庸的文章已经成了「得到」一个标杆性的事件,罗振宇“千金买马骨”的野心初步显现。但这事还没完。 第三阶段主要传播点:马伯庸的新文 12月14日09:23,马伯庸转发「得到」昨日的微博并留下悬念—— 12月14日09:42马伯庸在微博(以及09:44在微信公众平台,09:45在知乎专栏)发文《四起几乎未遂的学术“诈骗”案始末》。
除了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更详细地介绍了写作和与「得到」合作的全过程外,还花了超过一半的篇幅讲了这么一件事情—— 《显微镜下的大明》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四篇论文。马伯庸决定把「得到」的10万元稿酬转赠给这四篇论文的作者。然而在试图给论文作者打钱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马伯庸的助理小哥被各种认为是骗子,于是需要各种斗智斗勇地解释…… 文章总的来说还是很轻松愉快的,然而作为一篇目的性很强的文章,马伯庸显然并不打算止步于段子,而是在结尾非常严肃地再次回到了这场事件营销的主题—— 知识应该是有价的,智慧结晶理应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尊重。 同样的观点在之前「得到」的微博中我们已经见过一次,当时「得到」是这么说的—— 通过这次交易,我们想证明一件事——不只是大胸妹子和搞笑段子才能创造流量。有价值的东西同样也可以。 如果说之前和菜头的文章还带着一丝强势的精致与计算的话,马伯庸的这篇文章则完完全全走得是直指人心的情怀路线。 这篇文章打动人,因为它详细地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大学学者。描述了这个群体的现状:日复一日地生产有价值的知识和内容,然而,贫穷。 「得到」说,自己要赞美致敬的,是“知识生产者”“价值生产者”。那么还有什么人能比大学学者更能代表一个“勤奋而贫穷的知识生产者”的形象呢?如果说“给马伯庸这样一个不差钱的微博大V段子手打了十万块钱”还比较难打动普通读者的话,文中四位大学学者这样的清贫学者的形象,收到一笔横财而惊虑怀疑这样的经历,很难不让读者产生共情,而又微微有点难受——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才却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经济回报呢? 这篇文章将这场事件营销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场事件里,「得到」不是一个为了拉新绞尽脑汁的运营,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土豪平台,而是一个真诚的帮助者,知识的致敬者,优质内容的发掘者和传播者。 截止到12月14日晚20:22,这篇文章在知乎上已经收获了4940个赞,在微博上已经有了8291次转发,在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有了6万阅读。 几个数字对比一下,不难发现知乎虽然用户体量相对较小,但对于马伯庸的这篇文章明显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这与知乎对于知识和优质内容一贯的高度认同感应该有关,然而可惜的是,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得到」,都在知乎上没有官方账号,搜索知乎全站,也没有发现他们任何进一步的动作。 第四阶段:「得到」微信公众号总结 12月14日21:08,「得到」微信服务号推文,汇总了前三个阶段的三篇文章。 至此,我们才算真正了解了整件事情的全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