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近年来有关学术论文涉嫌抄袭乃至造假的问题已算不上新鲜。这背后不仅是对医生及其他领域研究人员学术道德的关注,更是对各行业职称评定的争议。 专家坦言,一些学者之所以论文造假,除了个人问题,也是因为目前很多行业中,论文和职称晋升紧密挂钩。 没论文,人家成主任医师 你还是“千年主治” 当网络上热烈讨论撤稿事件时,杭州某三甲医院泌尿科医生王浅(化名)的同行微信群里,并没有惊起多大波澜。 对于王浅来说,医生、医学院学生论文造假,虽然没有很普遍,但是这些年也耳闻不少。几年前,浙江一所高校的一名医学女博士,因为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涉嫌数据造假,被多人投诉,影响恶劣,最后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对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来说,在国际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是决定能否毕业的重要一环。“特别对博士生来说,在中文期刊发表的都不能算,没有文章就毕业不了,这就意味着要多读一年书,少赚一年钱。”王浅说,学生们求短平快、求见效的压力在这里,有了主观造假的动机。 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对临床医生们来说,更甚。 “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王浅向记者介绍,对于目前医生的职称评级考核,包括三个方面:临床业绩、教学任务,以及文章和课题。 “临床业绩是个排除选项,难去量化。不同科室也没法比较。因此,临床业绩做得怎么样?最后通过有没有发生医疗赔款或者医疗投诉来排除。” 王浅说,第二个指标教学任务,即完成多少科室的教学,带几个学生,也是大家都能抵达的及格线。“所以最后的晋升难度和PK点位就落在科研文章数量以及影响力因子上,因为这是可以量化的。这个排名会决定你能不能晋升。” “影响力因子的分数,意味着刊物的综合级别,低的0.5分,高的上百分。有人在高级别的刊物发表一篇文章,等于别人在低级别的刊物写几百篇文章。”在现有的评级制度下,医生们要么往高影响力刊物投稿,atv,要么以数量取胜,攒分数,才能有机会评上职称。记者查询,《肿瘤生物学》的影响力因子在2.926,“属于中等水平吧”,也在SCI期刊投过不少论文的王浅说。 在他看来,目前的评升制度对医生来讲是不公平的,有些医生临床能力虽然得到患者和同行认可,但由于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够的论文数量很难晋升。与此同时,一些不会做手术的主任医师、医术不精的内科专家,靠大量科研论文获各种职务头衔,但在实践中却不会处理病人和具体的临床问题。 “临床医生每天加班加点治病救人,没有多少时间搞学术,如今倒逼你不得不把精力重新分配。”王浅认为,临床为重,科研为辅才是正道。“但现有的晋升体系,你说合不合理呢,也有合理的地方。你说废除这个标准,可是用什么东西去替代呢?只能凭拍马屁,凭关系,你的上升通道也是挺郁闷的,变得不可琢磨。” 据悉,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除了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申请课题、评选院士,均以论文为最重要的硬杠杠和标准。 “看着别人都靠论文上了主任医师,而你临床能力再高,没有论文也是个‘千年主治’,是不是也着急得很呢?”王浅说。 知名医学网站丁香园曾特别对此做过一项包含192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其中,824名医生表示,医院晋升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必须有SCI论文;而晋升高级职称,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达到29.21%。 有需求就有市场 国内论文代写代发市场达十亿元 就在此次事件曝光后,一些所谓“正规第三方机构”甚至借机宣传,有一家机构便向一名时常联络的医生发去信息称,被撤销的论文作者就是因为找了“非正规第三方机构”才出事,而他们可以保证“足够权威”。 “一些地方医院和一些不算太热门的科室,在论文发表方面肯定也会弱一些。”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向记者表示,直播,按照相关主管部委的明文要求,医生的级别晋升需要有相应的论文发表,或者作学术报告,“很多医生工作都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写论文,坦白说,不熟悉里头套路的,大多数人很难完成晋升的论文指标。” 一般的套路,就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完成论文的发表。 “不要觉得此次被曝的是医疗行业就说医疗行业是重灾区,其实国内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很多人都被逼着发论文。”学界专家熊丙奇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