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乐山某高校毕业将近两年的蔡森(化名)至今仍然深陷“校园贷”泥淖,4月17日,他决定暂时“停用”贷款时登记的两个手机号,“受不了天天催,等攒够钱了再说。” 大学期间超前消费、创业失败以及虚荣心作祟……尽管背负的“校园贷”欠款本金仅有4万元左右,不至于像极端案例中“几千元滚成数十万元”那么夸张,但蔡森仍认为,自己就是“大学生身陷‘校园贷’”的一个典型: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毕业两年,一事无成。 根据央视4月19日报道,在23939个大学生调查样本中,对于“你了解‘校园贷’的相关金融和法律风险嘛?”问题,37%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26%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知道,22%的大学生表示部分知道,仅有1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 专家建议,针对不良“校园贷”,高校应加强学生理财素养教育,把“校园贷”作为高风险项目加以预警。同时学生需增加维权意识,“如果学生因此受到暴力威胁,甚至被迫做出违法的事,完全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毕业两年仍没还清“校园贷” 4月18日,蔡森告诉澎湃新闻(香港开奖直播),大学时期初次接触“贷款”是在2013年,“买苹果手机,贷5000元,最后还了7000多。”再次贷款是为“创业”。“和两个朋友开餐厅送外卖,找借款平台借了4000元,最终没有经验,亏了。” 这次失败导致蔡森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尽管这次欠款由其父母帮忙“填平”,atv直播,但他逐渐养成了依赖“校园贷”的习惯,最终越陷越深。 “2014年年底,在一个贷款平台上借了3000元钱,每个月还500多元,过了两个月还不上了,又在另一家贷款平台,借了2000元,想着往后几个月都用这笔钱来还账,但到了下个月,早花完了,于是再借,以贷养贷。” 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蔡森同时在5家“校园贷”平台欠债,本金近4万元,利息“没算清过”。蔡森称,自己接触的“校园贷”,一般是借3000元,利息是一个月60元,年利率24%,“比较狠的是,有网贷平台借1000元,一个星期利息就60元,到期还不上,得给90元的续贷费。”同时,服务费、放贷费等明目另算,“到手的钱一般比借款金额少几百元”。 “钱还不上的时候,天天给我身边的人发信息,说我欠了1000元钱,一人凑10元,帮忙一起还。” 蔡森告诉澎湃新闻,申请贷款时,对方通常会让他提供手机号一定时间内的“通话单”,一旦出现钱没还上的情况,“就挨个儿给上面的电话号码发信息、打电话”。 “一些同事收到(催债信息)后来问,我也觉得很难堪,只能告诉他们‘发信息的是骗子,别管’。”蔡森称“催债者”最常用的方式“威胁、骚扰”,将贷款时所留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发到贷款者亲友那里,甚至挂到网上。 央视“新闻1+1”4月19日报道,湖北恩施女生小周(化名)在武汉上学,因为购物时消费能力不足,找到某“校园贷”平台,接受了“裸条”式的高息贷款,每星期需要还200多元利息,但小周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0元,于是在借款方的介绍下,小周又找到别的借贷平台,借钱还债。“最终5000元左右的借款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滚到了26万余元。因还不上钱,小周的裸照也被贷款方发了出来。” 蔡森告诉澎湃新闻,毕业近两年来,每个月为了还贷款,“工资几乎没剩的”。最近他将手机上的网贷软件全部删除,“不敢去看了,收拾不了。不是贷款利息年利率不能超过36%么?他们也违规了,等我攒够钱了,该还的本金和利息会还,多的我不管。” 蔡森觉得自己就像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厂长蔡成功,“用贷款来还贷款,结果陷进去了”。“毕业两年,身边的同学事业有成,也有结婚的,而自己还在还债,活得太压抑。”蔡森承认自己没有财务方面的规划,沉溺于超前消费,“导致今天这种局面”。“现在但凡有学弟来打听某借款软件是否靠谱,我都直接说,你缺钱找家里要,‘校园贷’呢千万别碰。” 高校应加强理财素养教育 大学期间,与蔡森同寝室的5位同学,除两人外,其他人均有贷款。“这东西在学校很流行,我们也没有什么风险意识,最初就是觉得挺方便。”蔡森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处老师4月19日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该校“大学生‘校园贷’使用情况”显示:90%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用于个人消费,购买手机、电脑等大件物品;女生主要用于购买衣服、化妆品等;极少数同学用于学业教育、创业。“同时不排除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借贷相关生活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