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清明来临之际,四川成都市长松寺公墓推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atv,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 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手段,扫墓需要亲力而为;然而,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不少人难以回到家乡去给亲人扫墓。不论是“代客扫墓”,还是“微信扫墓”,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传统的扫墓有了更多的渠道。面对“微信扫墓”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情绪性地先入为主,而是要多一些换位思考。 在理想的图景里,清明祭扫理应“亲自上阵”。可是,对于那些在外地打拼的人们来说,返乡祭扫成为一种“有心无力”的尴尬现实。尽管不能到亲人的墓前亲自祭扫,“微信扫墓”也依然进行了情感表达。这样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开奖,未尝不能起到精神洗礼的作用。 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在坚守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观念重塑与更新,对“微信祭扫”等新生事物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如果强人所难甚至对他人进行“道德捆绑”,难免会导致一些人不堪重负。 “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微信祭扫”,说到底也是一种“成人之美”。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成人之美”,赋予传统民俗活动更多“时代感”,既切实地裨益了一些难以“回乡祭扫”的游子,也让传统节日更有亲和力、更具有操作性。 杨朝清(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