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城根北街是一条不那么宽敞的马路,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带有历史感的街道。靠近西四北大街的路口不远处,也有一家极具历史感的小商店隐藏在灰砖之中。这家“挂历地图动漫”,被很多老顾客称为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 “黄金地段”的挂历小店 靠近西四北大街的路口不远处,有家专卖挂历的小店,金安光大爷是这家店的主人,atv直播,据金大爷介绍,他已经守了这家店30年了。“从改革开放之后咱就干,一直到现在,坚守着,30多年了。” 上世纪80年代初,金大爷开始在平安里附近卖书,起名“京华书店”,顺便也卖起挂历。后来书不卖了,但挂历还一直卖着。在金大爷的记忆里,他在差不多30年前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有了一间固定的店面。“平安大道拆了之后搬到这儿了,就是坚持一乐和,自己都觉得挺不容易的。” 金大爷说自己16岁起便进入工厂上班,后来因为工伤选择内退,“那时候有内退和‘下海’,我这是有伤。但我没辞职不干,选择内退。”金大爷一边说,一边捻捻受过伤的拇指。 不到30平方米的挂历店被玻璃墙一分为二,一半卖挂历,另一半卖些小文具和摆件。进门正对的墙上,挂着7本挂历,有些是时政类作封面,还有1本人体画挂历,右侧墙上,还挂着3本尺寸稍大的风景画挂历。“今年就剩这么些挂历了,基本上年前都卖完了。” 金大爷说,因为今年是鸡年,所以印有“金鸡报晓”等图画的挂历很好卖。“今年没拿那么多,怕卖不出去,往年都剩。” 金大爷估算,每年单卖挂历能卖出不到1000本左右,如果再加上吊牌、日历等其他类型,大大小小加起来,全年可以卖4000本左右。 这家“挂历地图动漫”位于二环内,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按照每本挂历20元卖价计算,不计算成本,金大爷每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 在一家中介网站平台上,西四地铁站附近同等面积的店铺,租金标价就在15000元。假设把金大爷店铺租出去,全年下来,租金就要比卖挂历收入高出10万元。 谈及为何这样守了一家店30年,金大爷淡然讲道,自从卖挂历后也就没想过干点别的,“就是习惯了,而且很多老人有买挂历的需要,就是服务老人。有些人跟我说‘你可千万别不干’,我也就随着吧。现在卖挂历也不挣钱,我就带着卖点,有个营生。” 金大爷还坚持认为,自己的店就是京城“老字号”,代表的是一种民俗。 卖挂历的30年来,金大爷自称是在见证历史。 刚开店的时候,金大爷很是赚钱,“那时候每本挂历卖10块钱,虽然一个月工资也就30块钱左右,很多人也来买。90年代前后,每年能卖一万本。” 金大爷介绍,以前挂历10多块钱一本,到现在还是10多块、20多块、30多块,“物价涨了,我也跟着涨吧,但也涨不了多少。今年挂历就这个价,涨不上去。”金大爷一位朋友在旁分析说,现在挂历没有需求,买的人多了价格就上去了,只不过现在没人买,“你现在是北京最后一家卖挂历的,一年也就卖个1000多本,那价格能涨上去吗。” 金大爷回忆,挂历当红时,更多的是单位集体来买挂历,“都是一卡车那么买,那一车好几百本呢,都是送人用的。” 等到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左右,挂历行业渐渐变得不再景气。 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日渐萧条的挂历市场,再次遇冷。 买方渐少,也导致了挂历印刷厂的变迁。 金大爷把挂历印刷厂的变化总结成了三个时代。“最早的时候北京很多家在做挂历,包括电影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京华印刷厂和彩印厂等,后来慢慢就不做了。第二阶段就是个人做,有那么三四家个体,掏了几百万做了一阵,但后来个人也不做了。第三个阶段就是九几年到2000年以后,都去外地做了,这些我都经历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