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烈胜:我没见过他抵触,因为都是他想要的。多多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同龄人的两倍,但是他很享受。比方说,每天五点半起床,他都不需要人盯,自己到点就能起来。 “不需要无质量的同学关系” 新京报:跟同龄人比,何宜德有什么区别? 何烈胜:他的优势很明显。在学习上,自学能力特别强,然后自律能力和学习效率都要高过同龄人。在我的教育模式下,他是学习的主人。 新京报:何宜德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同龄人的不同吗? 何烈胜:他还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这种区别。 新京报: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何烈胜:内心是喜欢的,因为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儿子无法拥有正常的同学关系? 何烈胜:有质量的同学关系才有意义,无质量的同学关系可以不需要。 “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新京报:你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何烈胜:我希望他做一名企业家,至于具体什么行业,需要他自己决定。未来希望他身体健康,有幸福感和使命感,然后实现财务自由。 新京报:为什么不让孩子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 何烈胜:我不是不尊重现行教育,而是想探索一种学校教育之外的补充,相当于一块试验田,多多就是种子。虽然另类,但是另类不一定是错误。 新京报:有人质疑你用儿子做试验? 何烈胜:不是拿儿子做试验,而是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追问 是否侵犯孩子受教育权? 律师称违反《义务教育法》强制性规定 记者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一些网友据此指出,何宜德并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鹰爸”的做法涉嫌违法。对此,何烈胜表示,自己并没有剥夺儿子的受教育权,而是没有接受常规学校教育,“并不违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何烈胜在儿子已达到六周岁的情况下,未让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其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强制性规定,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其子的受教育权。他认为,无论何烈胜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都首先应在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对孩子成长是否有利? 教育专家认为“鹰爸”对教育理解片面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何烈胜所推崇的“鹰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常规性体验和自主化选择,使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单一化。他认为,“鹰爸”对教育的理解相对片面,只着眼于短期成果。“在孩子还小时,或许在一些方面比同龄人更优秀,父母也感到荣耀。但孩子的成长过程难以预测,全然摒弃传统教育、并对孩子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存在极大风险。 储朝晖表示,父母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教育方式,社会也应鼓励孩子成长模式的多样化探索,但这应基于教育者对教育的深度理解。相比较而言,何烈胜的“鹰式教育”或显片面与偏激。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实习生 武琳悦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