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友以“85分女人”和高昂的月支出表格为噱头,开奖,上了微博热搜。尽管此类炫富文俗不可耐,许多媒体也不屑于将资源浪费在这样的选题上,但是当这些聚集演化为某种趋势和现象,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它们所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炫富、地域歧视成负面营销惯用伎俩 包裹着各类外衣,atv,实则均为自我炒作的微博,常常引发围观。“炫富”、“地域歧视”、“整容”等标签是常用的营销伎俩。就如前两天短暂上过微博热搜的一位网友,凭借一张远超出普通人生活消费的账单(且不论其真实性),刻意展示“上流社会”生活,矫情的语气和姿态,仿佛沉醉在自我意淫般的优越感,加上该微博博主着重突出的“上海人”这一敏感地域标签……深谙炒作之道的博主(或者幕后推手)果然将其话题送上了热搜。 其实,对于博主本人来说,只要钱财来路正当,个人如何花钱、有怎样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旁人无可指摘,媒体更加无权干涉。但是,如果是出于恶意营销的目的,用这么一张“精心”炮制的支出单,刻意制造话题,鼓吹不健康的金钱观,这就用心险恶了。 收入差异和家境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这与一个人所具备的品质和生活幸福感并没有直接关系。许多“炫富文”中偏激的观点刻意放大了这种差异可能带来的结果,将物质和奢侈等同于成功与幸福。例如以身试法的立二拆四、秦火火等网络推手,直接证明了那些图片上光鲜亮丽的名牌包、豪宅跑车的背后,并非是幸福与成就,而是通过侵蚀主流价值观所达成的不堪谋利手段。 博眼球、秀下限的营销手段已经成为今天一些所谓的“网红”保持曝光率的方式,而且屡屡有成效。宏观而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网友的知识层次也在提高,有悖常识和伦理的讯息经过传播和发酵,引起的反弹和批判也愈发强烈。但最终都达成了负面营销所需的效果。资本的逐利使得许多广告商并不介意该“网红”的道德瑕疵——只要有流量就行。即便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在微博上遭万人嫌弃的“网红”并非是此般面目,但他们仍需在虚拟空间里维持自己的“极品”形象。 激化的矛盾需要舆论引导 而最令人失望的在于,不少具有专业媒体背景的认证微博、媒体微博不仅转发其内容,并借此展开新一轮的话题讨论,却不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甚至加上地域标签或者图像照片用以抓人眼球,推动事件进一步发酵。比如刻意突出“上海女性”,甚至附上女博主的照片,显然是为了激发更多具有冲突性的话题和回复。而下方的回复,除了部分网民比较理性的言论之外,对于博主的外形攻击和对地域的攻击不在少数。 既然掌握着媒体资源,就不应该变相地助推这些畸形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扩散,而有必要指出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物质不全面的认识。这是新闻系学生必然会接受的常识性的普及,但是在市场化的媒体竞争中,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感等抱负让渡于商业利益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互联网降低了舆论发声的门槛,五花八门的声音一股脑儿地在网民的面前铺展开来。有不少回复将落脚点放在贫富悬殊之上,博主本人也在有意无意地放大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情绪或多或少存在着敏感和负面的成分,这都需要时间与疏通手段来解决。但是,不负责的网络言论与不择手段的炒作,无疑在激化社会阶层的矛盾,而这就不仅仅是“花什么钱,过什么日子”这么简单的事了。 所以,尽管有些炫富文俗不可耐,许多媒体也不屑于将资源浪费在这样的选题上,但是当这些聚集演化为某种趋势和现象,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它们所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后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