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然而,官方辟谣却并没有让苦难中的老百姓们 “定心”。年年说减排,年年有主因,雾霾到底是个啥,会引发什么疾病,一句“并无科学依据”“目前无法证实”多少有点苍白,这也是为什么谣言能够四起的原因。 小编搜寻网络,网友们对“雾霾”的质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关于“橙色预警” 本轮雾霾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为何一直没有启动红色预警? 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解释说,这次“跨年”污染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在重污染预报的研判过程中,确实感觉很难。 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橙色预警为预测连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其中1天达到严重污染;红色预警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时,也要启动红色预警。 1日晚北京将橙色预警延期3天,但不是拉红警。于建华说,从地域来看,本次长时间污染过程中,北京南部的四个区持续维持着重污染,而北部地区,在中间两天的空气质量有转好情况,因此,总的来说,此次污染过程并未达到“红色预警”的标准。 ★关于“雾霾的致病性” 目前,对于雾霾对人体的影响在各类报告里始终晦涩。在近期的一篇报道中,记者从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日因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儿数量比平日高出了近50%。其中,小儿肺炎的患者明显增加。雾霾会诱发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的病症便是风热感冒,这也是普遍被接受的说法。 除了感冒以外呢?目前流传的几种说法“雾霾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80个 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雾霾会导致不孕不育”等害人言论均已被官方辟谣。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近期发布声明称: 微信上流传转发一则以我的名义写的“别拿雾霾开玩笑了,它是一级致癌物质”的文章。在这则微信文章引用了一些资料,谈到“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3年堵死三分之一个肺”。对于这些资料,其一是概念错误,其二是这则微信文章根本不是我写的,我也未看到微信中所述的资料。在近两年,不少转发的微信文章中,以我的发言为主的内容,例如医改、室内装修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最近雾霾致癌的资料有不少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或肆意篡改。我在此郑重声明,这些微信的文章并不代表我的意见,应由撰写微信文章的作者负责。 那么,非医学专业的吃瓜群众们到底该信谁的? ★关于“引发雾霾的主因” 哪些原因导致这么重的雾霾? “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两千万吨,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这些污染来自哪里?现在被普遍接受雾霾的来源主要有四个: 1、燃煤(分类属于固定源) 2、工业排放(燃煤已单列,不在其中);(分类属于固定源) 3、机动车(分类属于移动源) 4、扬尘(分类属于固定源或移动源皆有) 其它还有一些较小的因素,比如:加油站的油气、家庭厨房和餐饮业油烟、家庭装修的油漆、农村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等等。 另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认为,发生重污染天气人为的污染物排放是主因。天气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外部环境,如果没有那么多污染物排放,即使天气不好,污染物浓度也不会那么高。” ★关于“抗霾” “主要靠风”说 清华大学教授王书肖介绍:京津冀区域正处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叠加的时期,燃煤、工业、机动车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处于高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还很艰巨。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治理处于第二阶段,即污染的发生发展受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显著,比如风速、湿度、边界层高度等这些气象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期间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情况下,这个表现就更加突出,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但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强度大,还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必须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 “机动车无害”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