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的报道中写道,“潘多拉”被带往美国之后,就被送到了芝加哥动物园,从此这些教授和“CS孩子”就没再见过它。 而据记载,“潘多拉”于1941年去世,不到4岁。 有人也许会说,在那个年代,大熊猫还不是国宝,外国人抓两只带出国,无论是研究,还是当宠物玩玩,不是很正常? 这就得讲讲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大熊猫的保护政策了。 事情还得从1869年讲起。 1869年,有个名叫戴维的法国神父在四川宝兴县买到了一张熊猫皮,并把它做成标本高价卖给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从此掀起了西方的“熊猫热”。 许多西方人前赴后继地来中国捕杀大熊猫,能活着带走最好,不能的话就剥皮做成标本带走。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甚至在1929年组织了一支探险队来猎杀大熊猫。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人之一的克米特·罗斯福在1937-1939年之间,正是前文提到的纽约动物协会的副会长。罗斯福的儿子们来猎杀大熊猫时,国民政府尚未对熊猫的生息地区进行实际统治,对熊猫也只是一知半解。 因此,国民政府并不知晓他们要射杀熊猫,甚至还给探险队颁发了“科学调查”许可证…… 但随着“熊猫热”的升温,国民政府也渐渐意识到西方人捕杀大熊猫的用心,加强了对西方人运输熊猫的限制。 1936年,美国人露丝·哈克内斯(Ruth Harkness)在中国找到了一只出生仅10天的大熊猫幼仔“苏琳”,但她要把“苏琳”运出中国已经比较困难,因此过海关的时候,她谎报说带了“一只形状奇异的哈巴狗”: “靠一些人的帮助,露丝搞到了动物出境许可证,上面填着她要带的是一只‘形状奇异的哈巴狗’。露丝将苏琳装进一只柳条筐过海关。 “就这样,露丝带着苏琳登上‘麦金莱总统’号客轮,离开了中国。”(来自人民网《大熊猫67年前到美国》)而“苏琳”在美国的亮相,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捕猎者。 据四川在线报道,上文提到的华西协合大学,甚至被大熊猫专家胡锦矗形容成一个外国人捕猎大熊猫的中转站: “都是外国人从汶川、都江堰把大熊猫收购以后送到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暂时豢养,然后运到美国”。 这些外国人用铁链拴着熊猫,将它们当做宠物饲养。但当时人工饲养技术尚不成熟,这些野生大熊猫往往年幼夭折。 也有卖给动物园的,比如露丝抓到的“苏琳”。 1937年,她以8750美元的价格把“苏琳”卖给了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然后用这笔钱再次从中国捕猎者手里买了一只名为“梅梅”(Mei-Mei)的大熊猫。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