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街头出现一种“分享冰箱”,人们将多余的食物分享给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又能杜绝食物浪费。冰箱里每样食品都有检验合格标志,包装盒上也会标注保质期,保障食物的卫生安全。只要你有需求都可以拿。是不是听上去很美? 然而,有网友对“分享冰箱”提出了质疑,拿取食物的人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食品安全问题到底该如何保障?这台来自民间的、由人们自发填满的冰箱,能否承载公益和慈善的“重托”? 先来看看这台冰箱“上线”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分享冰箱”上线之后 这是一个公益组织仿照国外流行的“分享冰箱”而发起的项目,最先是在上海一个小区里推行,西康路上的这台冰箱来自旁边饭店老板。 老板一直对饭店里被浪费的食物感到可惜,同时又很认同国外食物银行的理念。于是他主动联系“绿洲公益”设了一台冰箱。 食物一部分来自店内多余的食料,平均每天供应20-25份炒菜,此外也有一部分是他自行联系到的爱心企业,免费将一些即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如月饼、糕点,放进冰箱。 最开始的半个小时里,没有一个人来取食物...陆陆续续的,不少路人停下来好奇地看一看。后来,饭店上午放的食物1个半小时会被领取光,下午放的晚上8点前就领光了。 几乎没有哄抢,没有浪费。每个人都只是安静的打开冰箱领走食物。他们有建筑工地的工人,也有回收废品的流浪汉。 一次,来取食物的是对面工地的保安,是个中年人,很腼腆,得知可以免费拿后就怯怯地拿了一份。 一个妈妈带着放学的孩子经过分享冰箱,问清情况后,给孩子认真讲解,然后在冰箱前留影,希望让她们记住这个时刻。并且让孩子每人领取了一个月饼,说让她们懂得受助和帮助别人的道理,并且说以后家里有过剩的食品一定让孩子拿过来送到冰箱。 “分享冰箱”上线之后,也迅速得到了公众的注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网红。但媒体和网友对这台冰箱的前景却十分担忧。还有不少人直言不讳表示不支持全面推广“分享冰箱”。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担心前来领取食物的人,并非真正需要它们的人。 免费领取,会不会成为贪小便宜的温床? 西康路饭店的老板说,他在考虑把放置食物的时间从一天两次增加到四次。因为虽然没有哄抢和排队,但也会发生食物短缺的现象。 而食物短缺,一方面是因为拿取食物者众,另一方面则是的确有人重复拿取。 14日上午11时,前去实地采访的媒体记者,看到店员将一箱30包左右的糕点放入冰箱,由于在放置时路边围观的人不少,食物陆续在20分钟内被拿光。 有一些来自附近工地的施工员,也有周边店铺的人员和社区居民,大多数人领取了1-2包,也有部分人员领取了3-4份,极个别人员在一次领取2份后,又重复来领取,数量达到6-7份。 食物迅速被领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能从这个冰箱里获取到必要的食品吗?重复领取的人,是真的需要这些食物,还是贪小便宜? 网友@萧微Stacie表示,“(冰箱的存在)就是容易让有些爱占小便宜的人举家前来扫荡。之前不是有这种事吗?” 网友@胡小妞0507更是调侃道,“用不了几天冰箱都会被人领走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