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论坛的所有嘉宾中,周秉德是最年长的一位。1937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快80岁的高龄了。在从机场回住所的路上,周秉德一边从车窗外看路边的风景,一边感慨道:“我有好多年没来重庆了,这里变化真大。”对于周秉德来说,重庆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伯伯周恩来曾经住过的两处住所。 陪同周秉德一起来重庆的是她的工作助理,名叫王亮亮。因为是总理“铁杆粉丝”的缘故,他给自己改名“王慕周”。慕周是周恩来青年研习会成员、国际周恩来研究会会员,在采访的间隙,记者从他的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周秉德生活中的细节。 因为时间紧张,对周秉德的专访在赶回北京的当天早上七点进行。“你可以看出来,阿姨特别守时,说的七点采访,她一定会在七点前赶到。一般参加活动的时候,如果安排在八点前集合,阿姨都会主动提醒我该去了,不要迟到。”慕周说。 第一次用餐时,一向脾气特别好的周秉德有些生气,原因是好客的重庆主办方为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多点了几个菜。 周秉德吃完饭,发现一个桌上剩了不少菜,说:“这多浪费啊!”据慕周向记者介绍,周秉德参加所有活动一向要求从简,在家吃饭时,阿姨也是告诉他们不要浪费一粒米。“你看,阿姨吃水果的时候也是从来不多拿一张纸,她说没必要多浪费一张。在家里,阿姨整理文件和写稿子的时候,原来用过的纸,背面空白的部分都要再用一次。不只是秉德阿姨,秉宜阿姨也是这样,手稿经常是正面背面写满了东西,一点都不浪费。” 周秉德退休后热心公益,很多公益活动都会不辞劳苦地去参加。“阿姨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全是哪些地方的孩子需要捐助衣物,我看了一下,有好多个文档,全部记得清清楚楚。” 慕周告诉记者,前些年,周秉德原来的单位——中新社在福利分房时,她看到许多同事家庭住房困难,她把房子让给了更困难的职工,一直到现在仍然住在一处50年代的旧房子里,后来自己花钱翻修了一下。 她妹妹周秉宜夫妇现在的房子还是以前单位分的50多平米的房子,而且在四楼没电梯,这么大岁数上下都要爬楼梯。周秉宜现在做周恩来家世的整理工作,收集的资料用硬纸箱装了好几箱,家里放不下,为了不妨碍人走路,只得在楼梯过道的边上摞了几个纸箱。后来丢了两箱的资料,不知道是被偷走了还是被当垃圾收走了。“这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慕周说。 生活中,从中国新闻社退休后的周秉德对社会热点新闻一直很关注,特别是法律方面的。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听古典音乐、看文艺演出和戏曲。其实这也受总理影响,小的时候她们弟妹几个偶尔跟总理一起看戏剧,周秉德上女师附中的时候是学校剧团的,当时组织抗美援朝宣传下乡义演,一天一个村,走了一个礼拜,依然意气风发。 在慕周看来,周秉德是一个性格很爽快的人,没架子,心直口快。在工作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她会直接说出来。“有时候她批评我,那都是为了我好。”但是对活动方的工作人员,她都尽量理解,“阿姨每次都跟我说,对接待方的工作人员要理解他们的辛苦,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2014年,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乘坐扶梯,慕周没有贴身紧跟着周秉德,一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阿姨那时候没吭声,她不愿意麻烦别人,订了机票回北京进了医院。”慕周说,“这就是为什么阿姨这次出来要带着拐杖。” 年近80的周秉德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可能记不太清了,对总理和七妈的事情记得反而比较深。在论坛上,周秉德发言不多,因为总理从不在亲属后辈面前提自己的功绩和工作上的事情。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在坐飞机回北京的那天,机场的人特别多,去往登机口的路上,一位机场清洁员推着垃圾车走在我们前面。出于照顾老人的本能,记者用手挡了一下,怕车万一碰到周秉德,这时她拉了一下记者的手,从车的旁边绕过去了。等走过垃圾车,她跟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觉得别人就该让着我们。” 文/记者 李明德 王硕 陈品 摄/记者 黑克 新媒体编辑/李京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