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小区里,沈丰怡的儿子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他会把家里的东西都倒腾出来,扔了。也会趁着家门没关,自己跑下楼,看“车车”。儿子不惧陌生人,“哥哥、姐姐、奶奶”一口一句,叫得人欢喜。 长在儿子身上的缺陷却改变了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沈丰怡察觉到婆婆的变化——没以前那么自信了,她很介意孙子生病的事被人知晓。在农村人看来,身体的缺陷几乎等于昭示了在生活竞争中的某种无能。 沈丰怡最大的期望是儿子健康。死里逃生的儿子也驱散了她的恐惧。 “如果没生,肯定会怕。” 怕什么? “怕再怀孕还是不好的。” 前几天打预防针,她顺便给儿子查体:21斤,高78厘米,长了8颗牙。 沈丰怡第一次觉得轻松:仔跟正常孩子一样了。 对于雷冬竹来说,缺陷儿防控的工作并没有减轻。 二孩政策全面开放这半年,高龄生育高峰出现,她的团队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郴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已确诊各类胎儿畸形320例,这一数字几乎追平了2015年全年胎儿畸形的384例。 引产后的孙晓奇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大女儿身上。只是,现在带着女儿出门,遇见四口之家,她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那个拓宽70平米住宅的计划暂时搁浅了。 在放弃缺陷儿的母亲中,彼此最常劝慰的一句话是:“调整好身体,宝宝还会回来。” 孙晓奇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她手机里一直留着老二确诊时的四维照片。照片上,胎儿的小手放在头侧,左上侧唇部有一条裂痕。 孙晓奇想,厚厚的嘴唇,如果生下来,应该很像她姐姐。她告诉大女儿,你有一个妹妹是春天出生的。大女儿有时会突然念叨起:春天妹妹。 (应受访者要求,沈丰怡、孙晓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兴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