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到网戒中心现在低频脉冲电子治疗仪疗法,“实际上就是一个针灸,对针通电,强化针感。”杨永信解释,现在网戒中心的“电击工具”叫做低频脉冲电子治疗仪。最大电流十毫安,电压六伏,频率七八十。 “家长把这里当作家园,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自己买的。”杨永信手指向网戒中心的一些家具。 很多人质疑网戒中心是杨永信敛财的工具,他说,办网戒中心,他除了每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外,没有任何收入。 他坚信自己在做一件好事,并取得了很多成绩。在他的博客上,放满了点评课上的照片,还有孩子们写的诗歌,《爸,我错了》《妈,对不起》等。 谁是病人? 而对于杨永信的“教育”,一位盟友用“疯狂”来形容。“没病的人,凭什么要接受这种治疗?” 很多盟友认为,家长是被杨永信“洗脑”了。 “他们被暴力制造的假象蒙蔽了,认为孩子改变了,那其实只是表象。”曾言说,现在他遇到想把孩子送到里面的家长,都会劝阻,建议家长们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 杨洁反击称,“我看到有人说我们家长被洗脑了,就觉得很生气,我们24小时陪着孩子,谁能比我们更了解孩子?” 高杨更是自信地说, “我们这里的家长从学历上讲有硕士、博士,从社会地位上讲,有厅级、处级官员,有大学教授,甚至有心理学家,我们怎么可能会被轻易骗到?” 在家长和盟友的“攻防战”中,家长认为,向媒体曝光的盟友是未被治愈的病人,而盟友认为,家长们被洗脑,“也有病了”。 然而,在杨永信看来,家长和孩子,都是他的“病人”。他认为,孩子有问题,家长有责任,所以要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因此,在网戒中心,接受治疗的孩子都要有一名家属陪同。 临沂市卫计委一名副主任说,“从2009年网戒中心被媒体曝光以来,卫计委多次组织专家到网戒中心调查,但是他们没什么问题。” 临沂第四人民医院一名副院长表示,网戒中心引起争议后,市里有领导问杨永信:“你说网戒中心好,为什么别的地方医院很少办?” 杨永信当时就泪流满面,“因为其他地方没人像我这样能吃这个苦。”听到这话,这位领导沉默了。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岳表示,网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一直都有争议,“但是把它当作一种精神类疾病来治疗,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医疗行为安全至上,不应该行走在边界。” 对于杨永信提到的伴随网瘾的其他临床症状,王岳表示,“应该对症治疗,比如抑郁症,应该采用治疗抑郁症的医疗手段和药物,而不应该对不同精神疾病都采取休克疗法,或者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王岳说,“电击”疗法实际上是给被治疗者造成一种条件反射,让被治疗者记住疼痛,产生恐惧,而服从某种指令。 对于杨永信宣称的对“盟友”进行心理治疗、个性矫治、加同步家庭治疗,王岳认为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洗脑,“教育是自愿接受的,而洗脑是强制的。” 王岳说,应该治疗的是家长,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他们可以决定孩子的一切,他们和网戒中心利用强制手段对孩子们进行治疗,已经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嫌违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盟友与家长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安钟汝 山东临沂报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