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 北京市高院昨日对外通报,近五年来全市审结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近200件,而近七成施暴学生自称不懂法。专家建议推动《校园安全法》等专门法律的制定,努力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环境。 北京市高院公布五年审结 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近200件 68%施暴学生称不懂法 据北京市高院副院长孙力介绍,五年间年均审理校园暴力案件40件左右,无明显波动。有社会闲散人员参与的案件中,受伤人数偏多,伤害程度偏高。犯罪主体62%为未成年人,且绝大多数是男性,绝大多数被害人为在校学生。 被害人心理健康堪忧 孙力表示,校园暴力不仅给被害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而且给被害人心理健康造成持续性危害,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自卑、孤僻甚至抑郁。约有14%的案件中,被告人对被害学生实施烫烟头、拍裸照等较恶劣的侮辱手段,致使被害学生在事发较长时间后,仍持续伴有恐慌、烦躁、焦虑等情绪反应,甚至不得不转学、休学。 施暴者未成年存侥幸 “未成年人不懂法、不畏法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孙力介绍说,案件调研发现,约有68%的被告人对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自称不是很了解。另有一些被告人自述,以前就发生过把同学打伤或被同学打伤的事件,都是父母帮助赔偿了事,没想到这次会被判刑。部分教师也反映,当前确有学生认为未成年人即便犯罪,也会被宽恕,或可以由父母私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开奖直播们更容易心存侥幸,不计后果铤而走险。 网游等暴力影响严重 校园暴力犯罪也反映出家庭、学校和网络等多面存在的问题。孙力说,单亲、离异重组、过早脱离家庭等监护缺失家庭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现偏激、易怒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引发犯罪。但同时,完整家庭可能存在溺爱纵容、严厉粗暴、不闻不问、讽刺挖苦等现象,同样应予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70%的被告人自述受到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视频中暴力手段的不良暗示或影响,使开奖直播们更愿意把暴力当作解决冲突以及达到个人目的的有效方法。 【特别提醒】 莫让受害人反成加害人 孙力表示,在遭受校园暴力侵害后,被害人的两种负面反应需警惕:一是害怕再次被打,默默忍受、委曲求全。二是有的被害人会向加害人转化。统计显示,近10%的案件被告人原本为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开奖直播们在遭受侵害后,因缺乏正确的行为指引,未能及时恢复和调整心态,导致在复仇、效仿等心理的支配下实施报复、攻击行为,从而转化为新的加害人。 为防控校园暴力犯罪,孙力建议,应推动《校园安全法》等专门法律的制定,明确并细化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对于实施校园暴力的加害人,要探索与相关部门构建联动协作帮教机制,实施必要的追踪辅导,防止重新违法犯罪。对于受害人,则要积极推进司法社工、心理援助进校园,探索疏解干预机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必要时,通过校园暴力个案干预,切断“受害人——加害人”的转化路径。 典型案例 16岁少女强迫 同学卖淫获刑 昨天,北京市高院发布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十个典型案例,涉及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妇女罪等。案例从多角度呈现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 2012年4月9日,16岁的赵某伙同开奖直播人在本市丰台区某学校宿舍,对同年级的被害人张某实施打耳光、跪地磕头、扒掉裤子并拍照等行为进行侮辱,致张某轻微伤。次日,她又伙同开奖直播人使用语言威胁后,强迫张某在丰台区某宾馆房间卖淫。 最终,法院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强迫卖淫罪并罚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据悉,赵某平日对同学蛮横霸道,又结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校外社会人员,在校内伙同多名同学对张某实施殴打、侮辱的行为,并威胁不许告诉老师,后又强迫她卖淫,自己从中获利。因赵某多次要求对方继续卖淫,导致张某心理无法承受,将此事告诉老师。 性侵未成年 昨日,北京市二中院对该院审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进行通报。调研显示,七成以上的受害未成年人与被告人在案发前即认识。专家建议应筑牢家庭这一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第一道防线”。 二中院审理性侵未成年人案 2015年较2014年增长50% 72.73%性侵案系熟人所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