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冻坏,菜商给蔬菜盖上好几层厚棉被。
记者傅豪王悦生文见习记者赵龙翱摄影 核心提示|昨日凌晨5点,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实时气温-3℃。风吹过,寒入骨。 昏黄的灯光下,蔬菜车上长达二三十厘米的冰挂,反射着寒光。菜贩们给蔬菜盖上了两三层棉被,自己却蜷缩在货堆里避风。他们守护的,不只是自己养家糊口的生意,更是百姓舌尖上的味道和春节厨房里的菜香。 这里是中国“南菜北运”的中转站,是河南最大的蔬菜果品批发中心,是郑州市民最大的“菜篮子”,是周边10多万人的“饭碗”。 上周末开始,一股“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河南最低气温达到-16℃,郑州也刷新了6年来的最低气温。昨天凌晨,大河报记者实地体验菜贩们的“冰点生活”。 寒潮 冻得手脸泛红为了干活方便,不敢穿太厚 画外音:卖得不及时,10多吨小芹菜被冻坏,只能扔掉 昨天凌晨5点,天还未亮,远离郑州市中心的中牟万洪路街头,寒风飒飒。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货车,从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下称万邦)门口鱼贯而入,车灯照亮路上的冰碴,卷起阵阵寒意。 园区内的摊位旁,已有不少菜贩停好了车、摆好了秤,静静等待买家。2个小时后,这个河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将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气温-2℃,21岁的菜贩常伟良不时地跺脚搓手取暖。看到有人来问价,一脸疲惫的他顿时来了精神,熟练地开箱推销起来,“这是从云南西双版纳运来的扁豆,个头大、新鲜,本地种不出来这种扁豆。” 借着灯光,一名山东买家抓起一把扁豆,打量、询问了一番后甩出几句话:“给我装300箱吧,这是1000块钱订金,等会我开车过来拿。”不用打收条、也不用刻意看钞票的真假,双方交易全凭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简单的信任。 “比着以前,这300箱只能算是小生意。”常伟良说,最近几天因为天冷,菜不像前段时间那样好卖了,“天冷下雪,高速上结冰,外省来买菜的客户少多了。”因为蔬菜怕冻,拉到物流园后即便是低价甚至赔钱,也要抓紧时间卖掉,“往常,一箱扁豆能卖100多块钱,现在给60元就出手了。” 前几天,邻近摊位的一个菜贩拉了一车小芹菜来卖,因为售卖不及时,结果10多吨菜被冻坏,只能扔掉。而为了稳定客源,与客户形成长久的供需关系,不管赚多赚少,菜贩们需要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往郑州进货。 从凌晨5点多忙到天亮,虽然冻得手脸泛红,但为了干活方便,常伟良却不敢穿太厚的衣服。不管是刮风下雪,他和其他菜贩一样,都要一直站在寒风中等待客户,直到整车菜卖完为止,“要是实在太冷,就躲到车上的货堆里避避风。”常伟良搓着手说。 风向 叶菜价格波动最大荆芥成了菜王 画外音:有些蔬菜大棚被压塌,出菜量少了,菜价自然也就高了。 遇到极端天气,叶菜类蔬菜是菜价的“晴雨表”。 在万邦做了5年多生意的吴春侠,是物流城里数得着的卖菜能手。43岁的她,几年前从老家商丘来到郑州做蔬菜生意,主营菠菜、葱、荆芥等叶菜类蔬菜。一些蔬菜采摘时比较新鲜、水分大,所以装菜的货车尾部经常可以看见水滴。这几天太冷,水滴就变成了长达二三十厘米的冰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