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擅用政策者是安邦。2012年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收紧该类业务。但安邦保险却依然以投资型财险业务打市场,2013年规模达974.70亿元,同比增长40.96%,集团合计的“保户投资新增保费”则高达1603.65亿元。2014年,其获批销售共赢3号投资型综合保险(1年-3年期)一年,其后又申请了延续销售一年。 曾有一位财险公司高管透露,2014年安邦销售的投资型财险规模可能高达千亿元。而根据保监会规定,atv,投资型财险产品的总体规模要控制在公司2013年二季度投资型保险产品可使用规模之内。 明天系旗下的天安财险亦于2013年和2014年获批销售投资型财险,揽得巨量保费。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险业阵营出现分化,原本作为市场主导者的“老七家”市场份额节节下降,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中小公司迅速冲进“千亿保费俱乐部”。 随着扩容潮而来的各路资本中,一些金融大鳄隐身保险业,假“金融支持实业,实业支撑金融”之名,行险企作为融资平台的大梦。资本凶猛,利用关联交易大玩“隐身术”,通过内幕交易、关联方认购、隐形举牌等完成跨界资本狩猎,成了其常用手法。而由其挑起的产业围剿之战,引起产业界的不满和愤怒,亦使2016年下半年以来保险业内外形势急转直下。 对于这些产业大鳄的种种做法,保监会曾有所警醒,多次敲边鼓。然而,市场可以观察到的是,监管政策常常出现左右摇摆,市场亦随之上下而变。 改革收缰 改革三年,保险业一骑绝尘背后已隐忧暗伏。2015年行业满期给付及退保金额已达近万亿元。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指标是,“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8325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则高达8674亿元。这意味着,仅以当年新业务而论,已收不抵支。2016年全行业利润锐减四成,满期给付及退保金额逾万亿元。 在产融结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竞合、大资管产品相互交叉的格局下,股权流动和股权交易日趋频繁,各种跨市场跨领域跨行业的现象层出不穷,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风险相互蔓延。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要求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6年召开的三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业的风向正在发生变化。 2016年春节前后,张峻因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一案被带走协助调查,至今未归。5月收到富德生命人寿高管涉嫌转移资产的匿名举报信后,保监会工作小组进驻调研。此外,央行、中纪委和公安部亦相继对其调查。 除了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和前海人寿亦被保监会重点调研。据知情人士透露,项俊波曾在内部会议上严禁对外披露三家公司调研“扫雷”之事。然而,有媒体随后迅速对富德生命人寿事件进行了详细解剖。据了解,项俊波对此“非常恼火”。 此时,梦中人未醒,资本正寻欢。宝万酣战之时,宝能集团尚有暇旁顾,血洗南玻A(000012.SZ),偷袭格力电器(000651.SZ)。而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600887.SH),又引来一场新的产融之争。恒大人寿短炒梅雁吉祥(600868.SH),则引发投资者的愤怒。 举牌险企一时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仅将保险业推到产业对立面,也把项俊波本人及其执掌的保监会推到风口浪尖。保险界、产业界、学界甚至中央决策层棒喝,保险业已偏离保障主业,险资正在变成“险”资。 彼时,项俊波屡次对外表态,保险资金的整体风险总体可控,而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亦不断进行压力测试,也“基本没有问题” 。 面对资本凶猛之势,敲警钟,发限令新规,叫停业务,调研,处罚,2016年以来,保监会的监管步伐显得被动而无章法。在项俊波授意下开展的万能险辩驳行动,反而越发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宝万之争引起的诸多争议,保监会对资金运用监管漏洞不时查缺补漏,相继出台信披、内控等文件。 此前放开的一系列政策亦开始回收。今年1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一项将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比例调回5%,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调回30%。 2016年12月修订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则将2014年开闸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至三分之一。 至此,项俊波改革以来的数条重要松绑政策,已逐一恢复到原有规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