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首批加盟滴滴平台的500辆海博网约车以上海大众帕萨特和别克通用GL8为主要车型。根据滴滴专车设置的舒适、商务、豪华三种车型,海博网约车可提供舒适型专车服务。 海博网约车采用“沪A·M”网约车专用牌照 ,均有出租车客运资质。不过,海博网约车不再使用传统出租车的承包制,而是招聘专职司机提供专车服务。司机加盟海博后,不需要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上缴公司少量的管理费。滴滴则根据海博网约车司机服务星级、用户评价、流水等综合因素决定分成比例。 这样一个新的交通出行行当——从业者需要通过海博统一购车,个人掏出15万~20万元左右的成本 ,并经过无不良犯罪记录的审核,参加海博从业资格培训,执行海博和滴滴出行双方面的规范要求,才能正式成为海博网约车驾驶员。这个职业,为什么在短短100天里能吸引不少从业人员的加盟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双方的合作中,对于司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滴滴的客户端先行获得公里数较长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司机的营收提高,空驶里程降低,收入将高于“单兵作战”的网约车司机。 转型遭遇新政,如何达成共识 出租车转型网约车,使得驾驶员营收提高,空车率降低;对出租车公司而言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收益。然而,这样的新模式刚运行不久便遇到了上海网约车新政。 10月8日,上海发布网约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后,海博管理层“傻了眼”。“司机挣钱多,乘客方便,我们现在都用打车软件,方便便捷,绝对是大家共有的体会,为啥要扼杀受市场欢迎的业态呢?”一位海博高层领导非常情绪化地对记者抱怨说。 不过这位高层也向记者透露,上海已经将出租车牌照转为网约车牌照的额度应该不会有变化,“截至目前,大众、强生、海博各自取得了500张网约车牌照,应该会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我们近期也将会整理书面材料向上海交通部门反映诉求。” 除了像海博一样选择与滴滴合作,也有不少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从业者选择投身汽车租赁行业。 在南京,已经有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开始“行动”了。开了19年出租车的殷浩是南京最晚开始用打车软件的那批出租车司机,殷浩曾是南京十佳驾驶员、南京交委培训出租车司机的讲师、《南京市出租汽车服务人员培训教材》2010年版编著者之一。后来他辞了职,自己创业成立南京卓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始帮助出租车司机转型做网约车司机。现在该公司已是南京最大的租赁公司之一,旗下司机很多都是已经转型的出租车司机。按照殷浩的构想,司机带车加盟公司,作为租赁公司的互助人,未来收入的一部分,参与分红 。而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够,没有能力全款购车的司机,通过滴滴平台的协助,以及社会众筹的方式,帮助这些司机购车,实现转型。 对于南京出台的《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殷浩表示,南京10家汽车租赁公司已经联名起草了一封“公开信”,10月17日直接送达南京交通运输局,要求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CFP“‘新政’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 “首先触及司机群体的利益,但受冲击最大的是我们。司机只有一辆车,卖掉后损失不大,即使不卖车,也可以留着自己用,就是苦了贷款买车的低收入群体,而能被‘打死’的是我们。” 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李易(化名)用四个字描述了北京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对汽车租赁公司的影响:“灭顶之灾”。李易的公司是在北京与滴滴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李易口中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实施细则中“只字未提”。 其实,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身份一直“晦暗不明”,其与网约车平台、劳务公司、司机签订“四方协议”的模式一度被外界认为是规避现行客运管理规则,实现网约车“合法”的关键。 李易则表示,自己的公司一方面在滴滴与政府之间,另一方面又在滴滴与司机之间,“承担着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 那么,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又为何会面临“灭顶之灾”呢? 汽车租赁公司的“尴尬”角色 “(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说是合作伙伴,我们算供应商,实际上我们就是滴滴的下属。”李易这样形容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