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房价暴涨归咎于流动性泛滥,同时又认为造成货币泛滥的罪魁祸首是央行。如果说货币超发是导致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为何同样货币超发的日本和美国,其房价水平却相对便宜呢?如果央行导致了货币超发,那么,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人民银行长期实行高存准率政策相比,究竟谁在不断放水,就不言而喻了。因此不少共识未必正确,需要认真甄别。 人民银行究竟有没有超发货币 货币泛滥是当今全球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中国似乎尤为严重。于是大家都纷纷指责央行超发货币,但央行则不承认货币超发。那么,央行究竟有没有超发货币呢?我查到央行8月份的总资产数据为33.4万亿,而在2008年央行总资产的规模,为19.9万亿,这八年总资产规模才增长了67.8%。说明央行并没有明显做大资产负债表的意愿。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可谓不遗余力,美联储的总资产规模从08年8月末的(雷曼倒闭前夜)约0.9万亿美元,急剧膨胀至目前的4.47万亿美元,增长了396.7%,说明美联储在过去八年推进量化宽松政策的力度非常之大,尽管这两年已经退出了QE。 再看一下日本央行,安倍在自2012年底上任之后,积极推行量宽政策,日本央行的基础货币就从100万亿急剧扩张至如今的近400万亿,通过买国债和买股票,使得央行资产规模达到约440万亿,其中8.8万亿持有ETF,约占总资产2%,国债占比接近则90%。 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它是央行的货币性负债,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如果央行不去刻意做大资产负债表,就不能指责央行超发货币。因此,比较中美日三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情况,就不难发现,人民银行是比较节制和审慎的,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在基础货币的投放上,可以用“疯狂”两字来形容。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如此疯狂地超发货币,但它们的M2增速并不快?如2000年至今,美国的M2年平均增速为6.4%,日本只有2.5%,而中国竟然高达16.6%。截止8月份,美国M2为12.9万亿美元,j2直播,日本为8.7万亿美元,中国则高达22.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加日本之和。 既然人民银行是节制的,没有刻意去做大资产负债表,那么,究竟谁在创造货币呢?以下就来揭示这一奇怪的现象。 日美商业银行的保守与中国商业银行的进取 我的前同事王晓东在年初曾告诉我说,“次贷危机之后,当美联储煞费苦心地投放货币,无奈美国的商业银行把这些货币中的很大一部分存放起来,并没有用于放贷。2008年8月至今年年初,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增幅仅20%多(大致是年均增幅3%),但持有的现金资产增幅竟然达到760%。” 再看一下日本的商业银行信贷余额,1990年的时候信贷余额与M2规模几乎相等,如今,M2已经翻了一倍,但信贷余额却比26年前还减少了。说明日本是靠财政加杠杆和央行的量化宽松来稳增长,而商业银行根本不买账。 中国商业银行的行为则与美日完全不同,美国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极低、利率极低或负利率背景下,贷款意愿都很低,因此信贷低增长或负增长;中国商业银行则是在法定准备金率高达15%的情况下,仍然大肆扩张信贷规模,如2000年年初中国的信贷余额只有9.3万亿,如今已经达到108.3万亿,扩大了10倍以上。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之前,美国的货币供应量要比中国的多约20%,而经过一番大张旗鼓的量宽之后,M2规模反而只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半多(57%)。 可见,中国央行被动扩大基础货币的同时,还是把存准率提高至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几乎最高的水平,所以,说央行过去八年来超发货币是冤枉央行了。中国货币创造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大幅扩张。所以,中国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与日美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恰好的颠倒的。这种颠倒的背后,隐含着体制因素,前者以国企商业银行为主,后者则以私企商业银行为主。 我曾在不少文章中揭示过中国商业银行与国企之间信贷关系,在此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始终对称的,即银行的资产,必然对应着企业、政府或个人的负债,负债质量越好,银行的资产质量也越好,反之,则彼此都会有麻烦。日美的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麻烦而惜贷,中国的商业银行则没有更好的选择。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中国式货币创造的重要途径 我曾在2011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式货币创造与财富神话》,核心观点是,回顾1978年至今的中国货币创造过程,可以发现,atv直播,中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或三种途径来创造货币: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土地资本化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