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孩政策后的老龄产业) 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大约在203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占比超过20%,进入超老龄社会。而到本世纪末,我国老龄化程度预计达到33%,即三个人中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初始特征。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7942元,不到1万元,换算成当时的美元,也不到1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2000年我国人均GDP属于中低收入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已经于2010年前后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此时我国65岁及人口占比达到8.2%。预计到2024前后,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而那时我国老龄化指数为13.1%。可以说,我国老龄化总体特征是“边富边老”。 老龄化是全面两孩政策的重要背景。尽管我国死亡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老年人口增多的根本原因,但是在我国,低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无可争议地将老龄化进程提前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此时老龄化速度加速,1980年到1990年10年间老龄化指数增加0.8个百分点,而1990年到2000年老龄化指数增加1.4个百分点,2000年到201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当然这还仅仅是开始,未来我国老龄化指数增加速度更快。特别是当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陆续进入老年人口的时候,老龄人口增加速度将明显快于新生婴儿的增加速度,由此导致老龄化加速。 根据测算,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之后,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2.41%,比政策不调整下降了0.13个百分点;203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7.12%,比政策不调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25.50%,比政策不调整下降了1.3个百分点。从老龄化指数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短期能缓解老龄化指数1.3个百分点,这在全球都在变老的大背景下,作用已经是非常显著了。 长期来看,全面两孩政策有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根据测算,大约在2062年前后,当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陆续离开人世,我国会迎来长达15年左右的老龄化程度缓慢下降期。这其中就包括全面两孩政策的效应。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全面两孩政策无法扭转老龄化趋势,因为从全球来看,老龄化已经是基本趋势,而我国也必然迎来老龄化。 在这种大趋势下,能有效缓解老龄化趋势的部分,也算是巨大贡献了。更何况全面两孩政策对老龄化的缓解效应是长期且深远的。有学者认为,全面两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不能单纯从老龄化指数这个统计指标来看,而要从家庭微观角度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的巨大影响。根据预测,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国平均家庭人口规模将出现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平均家庭规模为3.1人,全面两孩后我国家庭户规模有望增加到3.3人。这意味着大部分家庭人口将更加均衡。而这才是全面两孩政策对老龄化的更重要的影响。 全面两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家庭生育功能得到强化,家庭老年人将更多时间照顾晚辈,老年人的空余时间将被孩子照料所替代。这将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跨代沟通和心理问题的疏导,有助于老年人更加活跃地参与育儿。而且,随着新生婴儿的成长,老一辈的养老问题得到更多缓解,无论是心理还是物质,都是潜移默化的。从这一点来看,全面两孩也对老年社会形态有更积极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路径 有学者认为,老龄化将根本上危及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动力。其实,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全球在慢慢变老,但是全球的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的高峰。“未老先富”是发达国家的普遍模式。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和日本在崛起阶段都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是在崛起完成之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将近2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期。而此时,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指数均超过7%,有些国家甚至更为严重。而且,21世纪以来,已经垂垂老矣的发达国家依然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创新角度来看,全球创新主体依然是发达国家。2015年据统计,韩国、日本、新加坡等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创新能力依然排在世界前列。如果去过日本考察过其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发现即使是日本老人的创新能力依然很强。年龄并非决定创新的关键,而是创新意识和允许创新的制度环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